[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取暖器用多功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4457.3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昂迪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直流 滤波 稳压 电路 取暖 器用 多功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 取暖器用多功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通常需要使用供暖设备进行取暖。其中,取暖器作为 常见的供暖设备,深受人们青睐。现有的取暖器种类繁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取暖器的控制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传统的机械按钮控制到之后的触 摸控制,设计上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但该类控制方法无法实现对取暖器的温 度进行自动控制,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取暖器的控制控制方法无法实现对取 暖器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取 暖器用多功能控制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取暖器用 多功能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发热器,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电源、显示器、 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器和温度感应器,与A/D转换模块相连接的红外线探 测器,以及串接在单片机与发热器之间的线性可调驱动电路组成;同时,在电 源与单片机之间还串接有直流滤波稳压电路;所述直流滤波稳压电路则由与电 源相连接的二极管整流器U3,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 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以及与二极管整 流器U3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相连接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组成;所述三 极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则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稳压电路由稳压芯片U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 VT5,P极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 稳压芯片U2的V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5,P极经电阻R12后与二极管D5的 N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8后与稳压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 P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3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6 后与稳压芯片U2的MUL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7,一端与二极管D7的P极 相连接、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15,负极与稳压 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 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 接的极性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 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1,P极经电阻R19后与稳压芯片U2的SW管脚相连 接、N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负极与三极管VT3的 发射极相连接、正极和三极管VT5的基极共同形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端的 极性电容C8组成;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所 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二极管D8的P极相连 接。
所述线性可调驱动电路则由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 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流可调电路组成;所述电流可调电路的输出端则与发热器 相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1,二极管D2,P极顺次经电阻R2和电阻R1 后与驱动芯片U1的COMP管脚相连接、N极与驱动芯片U1的传输CS管脚相 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后与二极管 D2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以及正极经电阻R4后与驱动芯片U1的COMP 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驱动芯 片U1的FB管脚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该驱动芯片 U1的BD管脚和SW管脚共同形成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 极和电阻R2后与电阻R1的连接点共同形成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并与单片机相连 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昂迪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昂迪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4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