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04530.7 申请日: 2016-03-25
公开(公告)号: CN105749328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发明(设计)人: 张月媚 申请(专利权)人: 张月媚
主分类号: A61L15/44 分类号: A61L15/44;A61L15/42;A61K36/90;A61K36/896;A61K9/70;A61P39/02;A61K35/5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213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蜈蚣 咬伤 绑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外用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村劳作时,被蜈蚣(通体金黄色的蜈蚣)咬伤的事很常见,咬伤后局部就有咬伤的瘀点,然后周围红肿、水疱、瘀斑发热和疼痛,甚至出现眩晕、胸闷,浑身麻木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和处理,病情较轻者,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严重患者可导致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症状。如果单用内服药物是很难达到治疗的,采用外敷药也要适症而治才能起到治疗效果。本人根据家传验方的治疗经验,把民间药外敷在患处,从而取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在被蜈蚣咬伤的病人虽然很少,为了发掘民间医药文化,传承经验,使“简”“便”“验”“廉”的民间技艺来服务于社会,本人决定公开这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民间外敷药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以便于被蜈蚣咬伤者的方便包敷和达到治疗为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包含一条缠绕带1,该缠绕带1上设有一块用于粘贴药物的巴布剂2,该巴布剂2的四条边上各预设有一条用于方便放置药绒块的预设纸3,该缠绕带1的另一端设有一块粘贴布4,其特征是:所述的巴布剂2上放置有一块由鲜杉树尖、鲜金刚刺尖、鸡内金和鲜水半夏以3∶3∶2∶2比例捣碎的药绒块。

所述的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制备工序:

(1)取新鲜杉树尖、新鲜金刚刺尖、鸡内金和新鲜水半夏以比例配制,然后放入石臼内捣制成药绒块,备用;

(2)剪取一片芭蕉叶贴在巴布剂2上,接着把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绒块放置在芭蕉叶上,并把药绒块打压成0.6-1cm厚的药饼,然后掀去预设在巴布剂2周围的预设纸3,同时在患处涂抹一层烟膏,最后把药绒块包在患处,并用缠绕带1的另一端来多层缠绕和用粘贴布4来固定,12小时后更换,更换时再依上述制备方法来外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上述结构和工序可知,把具有清热拔毒、消肿止痛和祛风镇痉功效的药绒块外敷在患处,同时把具有解毒敛疮功效的烟膏抹在伤口周围和用具有凉血降火功效的芭蕉叶来防止药绒块的发热,使药绒块中的药效直达患处,使之清凉降火、祛除蕴热、拔除毒邪,从而达到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目的。病情较轻的患者连续包敷2-3次就痊愈,严重的患者可用于辅助治疗。可见,本发明具有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效果良好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纸张的关系,附图中缠绕带1的长度用虚线点来代示缩短)。

具体实施方

如图所示,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包含一条缠绕带1,该缠绕带1上设有一块用于粘贴药物的巴布剂2,该巴布剂2的四条边上各预设有一条用于方便放置药绒块的预设纸3,该缠绕带1的另一端设有一块粘贴布4,其中,巴布剂2上放置有一块由鲜杉树尖、鲜金刚刺尖、鸡内金和鲜水半夏以3∶3∶2∶2比例捣碎的药绒块。

在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组方及制备工序:

(1)取新鲜杉树尖、新鲜金刚刺尖、鸡内金和新鲜水半夏以比例配制,然后放入石臼内捣制成药绒块,备用;

(2)剪取一片芭蕉叶贴在巴布剂2上,接着把制备工序(1)所得的药绒块放置在芭蕉叶上,并把药绒块打压成0.6-1cm厚的药饼,然后掀去预设在巴布剂2周围的预设纸3,同时在患处涂抹一层烟膏,最后把药绒块包在患处,并用缠绕带1的另一端来多层缠绕和用粘贴布4来固定,12小时后更换,更换时再依上述制备方法外敷。

在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被蜈蚣咬伤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组成的药物分析如下:

(1)鲜杉树尖即杉树叶中的嫩叶或中间部分的尖叶子;杉树味辛、性温,具有辟秽、止痛、散湿热、下逆气的功效,用于治疗漆疮、风湿毒疮、脚气、奔豚、心腹胀痛等;杉树叶用于治疗天疱疮;民间常配伍来治疗虫伤等。

(2)鲜金刚刺尖,即菝葜藤的嫩芽或菝葜根的新生长的部分,性平,味苦、辛,具有祛风湿、活血、解毒、镇惊息风和抗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腰腿痛、小儿惊风、肠炎、疮疖、瘰疬和癌肿等;民间常该藤的嫩叶咀嚼后外敷在疔疮肿毒上,第二天就消肿止痛、软化红肿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月媚,未经张月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4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