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卤虫的室内低成本、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5991.6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李坤明;邵君凤;胡文靖;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A23K10/22;A23K10/18;A23K10/30;A23K20/174;A23K20/2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低成本 高密度 可持续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卤虫的室内低成本、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方法,将过滤的适温海水注入养殖池后进行人工肥水;在底部为锥形的容器中孵化卤虫卵,孵化12~16h后将收集得到的丰年虫幼虫放入养殖池进行养殖;接种的次日投喂卤虫人工复合饵料,确保卤虫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的均衡营养;养殖过程中不间断充气,维持溶解氧在5mg/L以上;经过9~15天的养殖后,根据需求对卤虫进行采收,也可以通过适时分池的方式在不补充新孵化卤虫的前提下,实现卤虫的自我繁殖和可持续培养,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本发明通过优化人工饵料和适时分池实现室内卤虫低成本、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有效避免天气因素干扰,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并降低养殖成本;通过对水质调控以及人工饲料的配制与处理有效地提高卤虫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稳定卤虫的质量,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卤虫的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卤虫的室内大池低成本、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卤虫,俗称丰年虫、丰年虾、盐水虾,为一种小型的低等甲壳动物,被广泛的视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饵料。卤虫体色为灰白色,生活在高盐度卤水中的个体呈红色。卤虫成虫体细长,身体明显分节,可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不具头胸甲。
卤虫增养殖业是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的行业。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卤虫增养殖至今已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对卤虫的开发和利用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卤虫在很多名贵鱼种如石斑鱼、海马等的育苗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随着石斑鱼、海马等名贵鱼种工厂化养殖的推广,对活体生物饵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还没有其他人工饵料能够有效地替代活体生物饵料。由于室外粗放培养缺乏对培养条件的严格控制,存在产量不稳定、持续供应时间短、易受病毒和细菌污染等问题,无法保证卤虫质量的稳定和充足的数量的及时供应;另外,随着虫卵需求量的增加,价格的只高不低,购买虫卵己成为鱼类、甲壳类育苗的主要成本之一,如在对虾育苗中,购买卤虫卵的费用占了育苗成本的30~50%,所以对卤虫的室内养殖技术的探索一直都是热点课题。现在已有的卤虫室内养殖仍然存在投饵频率高操作繁琐、养殖密度不高、没有进行可持续培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保持较好的养殖水环境对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人工饵料和适时分池实现室内卤虫低成本、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有效地提高卤虫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稳定卤虫的质量,并降低养殖成本,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的卤虫的室内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卤虫的室内低成本、高密度、可持续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前期处理:
选择体积 10~25m3、深度 1.0~1.5m,海水处理系统和供气系统完善的养殖池;利用自然光照,平均光照强度500lux ~1200lux;在培养之前进行清池,利用高锰酸钾配成0.001~0.005 mol/L浓度的溶液后泼洒于池中,消毒后用淡水冲洗干净,晾晒2~5天后使用;
2)肥水:
向养殖池注入经沙滤后18~25℃的海水,注水管口用120目筛绢网滤水,养殖池内海水的深度为 0.6~1.1m ;接种前用肥水配合物进行人工肥水,肥水配合物使用量为每立方米海水加入 80~150g;将肥水配合物均匀泼洒于水体中,充气肥水3~7天;所述的肥水配合物为配合物加入配合物体积3~10倍的海水,充气搅拌3~5h充分混合均匀制成,其中配合物是将复合芽孢杆菌、氨基酸肥水宝、鱼粉、玉米粉按质量比为1~3 :8~12 :8~12:12~16的比例混合制成;
3)卤虫卵孵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5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