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鞋用全方位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6875.6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媛媛 |
主分类号: | A43D25/20 | 分类号: | A43D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鞋 全方位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鞋用全方位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鞋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在新疆楼兰出土的一双羊毛女靴,距今已有4000年,整双鞋由靴筒和靴底两大部分组成,堪称世界第一靴。在3000多年前编写的《周易》上已出现了代表鞋的″履″字。战国时的孙膑因为被庞涓敲碎了膝盖骨,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发明了高皮绚,即后来的靴子,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就珍藏着一双2000多年前的皮绚。
在鞋子的制作过程中,制鞋的工厂在粘胶工艺后常常需要将鞋烘干后装盒,而自然风干的效率太低,而现有技术的烘干机大多内部结构简单,在对鞋子烘干过程中烘干的空气流只能接触鞋子的外表面,而鞋子的内表面干胶速度慢,影响整体的干胶速度。对鞋子的烘干不够均匀,严重的影响了鞋子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鞋用全方位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鞋用全方位烘干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有旋转轴的一端,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所述旋转轴上均匀固定有支鞋杆,所述支鞋杆呈中空结构,所述支鞋杆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一端与循环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喷气腔,且第二壳体上均匀开有与喷气腔相适配的第二喷气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均匀排布有喷气管,且喷气管上均匀开有第一喷气孔,所述喷气管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固定在第一壳体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减震机座固定在第一壳体的底端,且减震机座为开有安装槽的减震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第二加热装置均由设置在加热槽内的加热电阻丝组成,且加热电阻丝呈螺旋状排列。
优选的,所述支鞋杆呈倾斜状均匀排列在旋转轴上,且支鞋杆的倾斜角度为15-3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制鞋用全方位烘干设备结构简单,在对鞋子进行烘干的过程中,通过旋转电机的带动使得放置在支鞋杆上的鞋子能够重复旋转进行烘干,使得鞋子的各个角度均能够烘干的均匀,并且,支鞋杆上的进气孔通过循环泵将热气吸入并通过第二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由第二喷气孔喷出,使得该装置能够对鞋子的内部也能够充分的烘干,使得该鞋子过胶后的烘干效果更好,更加均匀,大大的保证了鞋子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鞋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旋转电机、3轴承座、4旋转轴、5支鞋杆、51第二壳体、52进气孔、53循环泵、54第二加热装置、55喷气腔、56第二喷气孔、6喷气管、61第一喷气孔、7第一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媛媛,未经赵媛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6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