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7446.0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8 | 分类号: | G02F1/1368;H01L23/552;H01L2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 及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上设 置有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以及有源层 (用于形成沟道),该有缘层的材料为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用到紫外光照 射,由于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受到紫外光照射时,会降低薄膜晶 体管的充电性能,如图1所示,给出光照前的薄膜晶体管的充电 性能,如图2所示,给出光照后的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性能,图1 和图2中横坐标表示电压值,纵坐标表示电容值,对比两张图, 不难发现,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小,也即充电性能下降,降 低了显示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现 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以解 决现有技术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在紫外光照射下,导致其充电性 能降低,显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构造了一种阵列基板,其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区;
栅绝缘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用于隔离所述第一 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有源层,部分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上,用于形成沟道;
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上,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 的漏极区和源极区;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以及
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 光照保护区,所述光照保护区与所述沟道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中,所述第三金属层还包括像素电极, 所述光照保护区与所述像素电极是在同一制程工序中得到的。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透明导电层, 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所述透明导电层包括像 素电极。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中,所述光照保护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 的投影面积略大于所述沟道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面积。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 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
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以及
所述阵列基板,其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栅极 区;
栅绝缘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用于隔离所述第一 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有源层,部分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上,用于形成沟道;
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上,包括所述薄膜晶体管 的漏极区和源极区;
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上;以及
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 光照保护区,所述光照保护区与所述沟道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三金属层还包括像素电 极,所述光照保护区与所述像素电极是在同一制程工序中得到 的。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透明导电 层,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所述透明导电层包 括像素电极。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光照保护区在所述衬底基 板上的投影面积略大于所述沟道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面积。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平坦层, 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上。
本发明的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在于沟道对应的位 置上设置光照保护区,从而避免沟道受到紫外光照射,提高了薄 膜晶体管的充电性能和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光照前的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性能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光照后的薄膜晶体管的充电性能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阵列基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7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