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临床检验采血所致浅静脉栓塞的中药膏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08129.0 申请日: 2016-04-06
公开(公告)号: CN105748701A 公开(公告)日: 2016-07-13
发明(设计)人: 匡建梅;徐全民;徐睿 申请(专利权)人: 匡建梅
主分类号: A61K36/80 分类号: A61K36/80;A61K9/06;A61P7/02;A61P29/00;A61K31/0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300 山东省青岛***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临床 检验 采血 所致 静脉 栓塞 中药 膏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临床检验采血所致浅静脉栓塞的中药膏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在体内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与机体各组织间发生物质交换,并且参与机体的各项活动,对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血液系统疾病除了直接累及血液外,也可以影响全身组织器官,而组织器官的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液发生变化。故血液检查是判断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它不仅可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为判断病人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其中静脉采血是用于协助临床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手段。由于采血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因患者自身或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原因常导致产生浅静脉栓塞等不良症状,特别是儿童的血管细嫩,进行静脉采血过程中操作不当更易产生浅静脉栓塞等不良症状。目前,西医对于浅静脉栓塞通常是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内服或使用50%硫酸镁溶液进行外敷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宜多服,特别对于儿童来说,服用疗程过长易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浅静脉栓塞是位于人体体表可视静脉发生的血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走行部位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或硬结节,触痛明显,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脉痹”、“恶脉”、“赤脉”、“青蛇毒”、“黄鳅痈”等。主要是由于采血过程中损伤局部脉络,使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致气血瘀滞,湿热互结,瘀血积于脉络,恶血内留,积聚不散而导致本病发生。本发明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活血化瘀、活血通络、抗菌消炎、消肿止痛之功效,通过外敷可使药力直接渗入病变部位,加速静脉血液回流,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症,达到治疗目的,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采血导致的浅静脉栓塞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临床检验采血所致浅静脉栓塞的中药膏剂及制备方法,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活血化瘀、活血通络、抗菌消炎、消肿止痛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于采血导致的浅静脉栓塞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用于临床检验采血所致浅静脉栓塞的中药膏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铜锤草55~66份、血盘草52~63份、牛奶浆根48~60份、丹参45~56份、地瓜藤42~53份、羊角草39~50份、女儿红根36~47份、川芎33~44份、延胡索30~41份、鹰爪莲27~38份、川桂皮24~35份、甘草21~32份、野牡丹18~28份、刺五加15~25份、杨梅树皮12~22份、苍术10~19份、毛冬青7~16份、桃仁5~14份、豨莶草3~12份、冰片1~10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铜锤草58~63份、血盘草55~60份、牛奶浆根51~57份、丹参48~53份、地瓜藤45~50份、羊角草42~47份、女儿红根39~44份、川芎36~41份、延胡索33~38份、鹰爪莲30~35份、川桂皮27~32份、甘草24~29份、野牡丹21~25份、刺五加18~22份、杨梅树皮15~19份、苍术13~16份、毛冬青9~13份、桃仁7~12份、豨莶草5~10份、冰片3~7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铜锤草60份、血盘草57份、牛奶浆根54份、丹参51份、地瓜藤48份、羊角草45份、女儿红根42份、川芎39份、延胡索36份、鹰爪莲33份、川桂皮30份、甘草27份、野牡丹23份、刺五加20份、杨梅树皮17份、苍术14份、毛冬青11份、桃仁9份、豨莶草7份、冰片5份。

用于临床检验采血所致浅静脉栓塞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血盘草、牛奶浆根、地瓜藤、羊角草、女儿红根、鹰爪莲、毛冬青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建梅,未经匡建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8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