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烤烟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8704.7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2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帅红;解昌盛;向永光;曹安全;刘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巫溪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5/18 | 分类号: | A01C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89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出肥口 输送管 转轴 流量控制机构 螺旋输送杆 施肥机构 施肥装置 行走前轮 储肥箱 下料管 烤烟 链条传动连接 左右对称设置 肥料出口 行星齿轮 行走后轮 导管 基肥 里端 轮轴 伸入 外端 连通 转动 肥料 延伸 进口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烤烟施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工具无法实现基肥双条施均匀施入的问题。它包括机架,机架上方固定有储肥箱,储肥箱底部设置出肥口,机架下方固定有施肥机构,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行走前轮和行走后轮,施肥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施肥下料管,所述出肥口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该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横向伸入出肥口底部的转轴,以及两施肥输送管,所述两施肥输送管一端延伸至出肥口,另一端通过导管分别与所述两施肥下料管对应连通,同时所述两施肥输送管分别内设有螺旋输送杆,所述转轴外端与行走前轮的轮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转轴里端与螺旋输送杆之间通过行星齿轮配合转动,所述施肥输送管的肥料出口不低于肥料进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肥工具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在烟苗移栽前预先施用基肥的工具,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能够控制基肥在双条施时肥料施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许多地区,烟草种植成为当地百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随着烟叶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叶生产技术需要进行一系列完善。烟草的科学合理施肥可以有效调控烟株的正常发育过程,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农业投入,以期达到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在烤烟种植中,一般在烟苗移栽之前先要在土壤里施入有利于烟苗早期生长的基肥,比较普遍的施肥方法是采用双层施肥方法,其将基肥分两次双层施用于土壤中,但是双层施肥不符合烟草根系的分布规律,在烟草最需要肥料时,很可能吸收不到肥料,而后期肥料又迁移到根表,影响烟株的正常成熟与落黄,因此现在各烟区已逐步开始采用双条施肥方式,即在烟苗移栽行两侧均匀施入平行延伸(间距10cm左右)的基肥,这种施肥方法更加符合烟草根系的分布规律,使得根系对肥料的利用率最高,最大限度地促进烟草生长。
但是现在施肥的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完成,不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无法控制施肥的均匀效果。专利文献CN103392425、CN204425967 以及CN204539740都提及了定量控制施肥的结构,但是前两篇文献所施肥料均为烟苗移栽时用的窝肥,窝肥(甚至追肥)与基肥施肥的区别在于:窝肥是定点施用,施肥时机需要与移栽孔位置配合,也就是说,只有当排肥口到达移栽孔位置时才能排出肥料,CN103392425、CN204425967两篇文献分别采用轴转动来实现定量施肥,这种结构每转动一圈才能向移栽孔施肥一次,并不能满足基肥连续施用的效果,而且还需要考虑行走轮与施肥口转轴的转速比问题,其结构设计比较复杂,CN204539740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虽然其用于施用基肥,但其采用旋转下料器仍然无法做到基肥的连续施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施肥装置无法连续均匀施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随行走速度均匀施肥的烤烟施肥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烤烟施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方固定有储肥箱,储肥箱底部设置出肥口,机架下方固定有施肥机构,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行走前轮和行走后轮,所述施肥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施肥下料管,所述出肥口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该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横向伸入出肥口底部的转轴,以及两施肥输送管,所述两施肥输送管一端延伸至出肥口,另一端通过导管分别与所述两施肥下料管对应连通,同时所述两施肥输送管分别内设有螺旋输送杆,所述转轴外端与行走前轮的轮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转轴里端与螺旋输送杆之间通过锥形齿轮副配合转动,当转轴正常转动时,其能带动两螺旋输送杆同时转动并将出肥口内的肥料沿施肥输送管输出,所述施肥输送管的肥料出口不低于肥料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巫溪分公司,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巫溪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8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固碳效应技术
- 下一篇:硅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