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的组合式健身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9854.X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7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付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然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16 | 分类号: | A63B69/16;A63B21/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组合式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含有电动自行车且可拆卸的组合式健身车。
背景技术
健身车在运动科学领域叫做“功率自行车”,分为直立式、背靠式(也称为卧式)健身车两种,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功率),起到健身的效果,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健身车。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主要是通过身体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
按现有技术,健身车的结构一般包括底座、车架、车把、座垫、旋转轮以及脚蹬,所述车架安装在底座上用于支撑车身,所述车把设在车架前端,所述座垫设在车架后部,所述脚蹬用于驱动旋转轮。所述健身车的结构为固定式一体结构,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可以将健身车的某部分结构进行自由组装。
电动自行车为一般公众所熟知,其廉价、便捷、环保的特点被社会大众所认同,现已成为一般公众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兼电力驱动与人力驱动于一体,脚蹬通过链轮与链条驱动的电动自行车轮为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轮轴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车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将健身车的部分结构(例如,车架、车把、座垫、旋转轮、脚蹬)独立出来成为电动自行车的部分结构,以解决健身车占用家居空间大、价格昂贵的弊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从另一方面思考该技术问题,即如何将公众保有量巨大的电动自行车的部分结构(例如,车架、车把、座垫、旋转轮、脚蹬)独立出来成为健身车的部分结构,使电动自行车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拆卸的组合式健身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健身支撑机构;
所述健身支撑机构包括阻尼辊、阻尼辊支撑架、磁控轮、飞轮、电动自行车支撑架,所述阻尼辊安装在阻尼辊支撑架上,所述阻尼辊支撑架固定在电动自行车支撑架上,所述磁控轮安装在阻尼辊一端,所述飞轮安装在阻尼辊的另一端,所述电动自行车支撑架包括第一筒状支撑部、第二筒状支撑部,所述第一筒状支撑部和第二筒状支撑部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筒状支撑部或第二筒状支撑部的中心线与阻尼辊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筒状支撑部开设内螺纹,所述第一筒状支撑部内旋合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设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筒状支撑部内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设第二固定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设伸缩杆定位装置;所述电动自行车驱动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
所述健身支撑机构还包括中转支撑装置,所述中转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环、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撑环、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环开设一缺口,第一支撑环固定在第一连接杆的右端,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安装在第一筒状支撑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撑环开设一缺口,第二支撑环固定在第二连接杆的左端,第二连接杆的右端安装在第二筒状支撑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左右对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位于第一筒状支撑部和第二筒状支撑部之间,第一支撑环的中心线和第二支撑环的中心线均与第一筒状支撑部的中心线或第二筒状支撑部的中心线重合。
按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抬起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轮,将驱动轮的轮轴两端通过第一支撑环的缺口和第二支撑环的缺口进入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由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对驱动轮进行暂时性地支撑。之后,使用者将电动自行车驱动轮的轮轴两端分别对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伸缩杆在第二筒状支撑部中作伸缩运动,伸缩杆带动其端部的第二固定部逼近驱动轮轴的一端并将其固定,伸缩杆定位装置对伸缩杆此时的位置进行定位;螺纹杆在第一筒状支撑部中作伸缩运动,螺纹杆带动其端部的第一固定部逼近驱动轮轴的另一端并将其固定,至此,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轮轴被固定在电动自行车支撑架上。与此同时,所述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轮外边缘与阻尼辊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接触,如此,使用者坐在电动自行车的座垫上,脚踩脚蹬驱动所述驱动轮,驱动轮在阻尼辊的阻力下旋转,此时的电动自行车与健身支撑机构的组合相当于健身车。使用者若需增加驱动轮旋转的阻力,可调节磁控轮,以增加阻尼辊对驱动轮的阻力。使用者若需单独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只需将驱动轮脱离电动自行车支撑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然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然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9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