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厚硬煤下分层的巷道布置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0245.6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哲;陈苏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D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姝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煤 分层 巷道 布置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厚硬煤下分层的开采。
背景技术
神华某煤矿复合区二盘区的总面积为4.24平方公里。煤层总厚度为9.63-10.35m, 平均厚度为10.0m,倾角为1-3°,埋深为76-106m,可采储量为7080万吨,煤层普氏系数约为 3,且节理裂隙不发育、韧性较好。
原计划该盘区采用分层综采的开采方法,对10m厚的煤层,上分层综采回采4m,中 间留2m假顶,下分层综采回采4m。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对该盘区上分层两翼共九个综采 面已经进行了回采,上分层已回采煤量2830万吨,剩余煤量4250万吨。由于下分层巷道掘进 难度太大,安全性太差,国内外也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导致上分层开采完毕至今已有近 10年的时间下分层一直没有开采。
对于特厚煤层下分层开采巷道布置方式,理论上认为布置在煤柱内集中压力大, 巷道维护困难。一般布置在采空区(上分层工作面)的下方,架棚支护,但成本高,安全性差, 回收率低,效率低。具体表现如下:
(1)第一种巷道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为第一种巷道布置方式的截面图。具体为下 分层顺槽1′在上分层工作面2′的内侧(相对于工作面的中心),即下分层顺槽1′位于上分层 工作面2′的正投影的范围内。由于相邻下分层顺槽1′之间的保安煤柱3′尺寸变大,而下分 层工作面4′的长度缩短。因为只开采下分层工作面4′,保安煤柱3′不被开采,所以造成的浪 费也较大,煤炭回收率低。另外,由于下分层顺槽1′位于上分层工作面2′的正投影的范围 内,受到上分层工作面2′采动的影响,下分层顺槽1′的上方松散,容易塌落,下分层顺槽1′ 需要采取架棚支护,支护费用大,掘进速度慢,顶板安全性差。
(2)第二种巷道布置方式。如图2所示,为第二种巷道布置方式的截面图。具体为下 分层顺槽1′在上分层顺槽5′的垂直正下方,下分层工作面4′的长度比第一种布置方式长, 但回收率仍较低。并且由于该煤矿的原煤层总厚度为10.0m,上分层已采厚度为4.0m,下分 层剩余厚度为6.0m,巷道(顺槽)高度按3.5m考虑。则第二种布置条件下分层间距平均只有 2.5m左右,下分层顺槽1′采用锚网、锚索支护无法满足顶板安全需要,只能采用架棚支护, 而架棚支护成本高,效率低,顶板安全风险大,不利于安全、快速掘进,布置方式不合理。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成本低,安全性好,回收率高的特厚硬煤下分层的巷道布置 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安全性好,回收率高的 特厚硬煤下分层的巷道布置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特厚硬煤下分层的巷道布置方式,下分层巷道布置在 上分层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
进一步地,所述下分层巷道采用锚网支护。
进一步地,下分层顺槽布置在所述上分层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
进一步地,所述下分层顺槽上对应上分层联巷的区段采用联合支护。
进一步地,所述联合支护包括锚杆、钢筋焊接网、钢筋钢带和U29支护钢棚。
进一步地,下分层切眼布置在所述上分层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
进一步地,下分层硐室布置在所述上分层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
进一步地,下分层回撤通道布置在所述上分层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
进一步地,下分层联巷布置在所述上分层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将下分层巷道布置在上分层工作面的外侧,即下分层巷道布置在上分 层工作面的正投影范围外。下分层巷道之间的保安煤柱尺寸变小,可加长下分层工作面的 长度,煤炭回收率较高、安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第一种巷道布置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现有的第二种巷道布置方式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下分层巷道布置方式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巷道布置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左上方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右上方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下分层顺槽2′-上分层工作面3′-保安煤柱
4′-下分层工作面5′-上分层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0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活动式运车框架的刚性固定机构
- 下一篇:改进型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