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料回收系统、回收方法及制砂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0414.6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王金锋;田泽宇;方永东;彭轶琼;王旭;陈兵生;陈力;董明晶;韩强;张彦;齐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9/02 | 分类号: | B07B9/02;B07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料 回收 系统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细颗粒收集装置(1)、粗微粉收集装置(2)、粉尘收集装置(3)与抽负压装置(4),所述抽负压装置(4)对所述细颗粒收集装置(1)、粗微粉收集装置(2)、粉尘收集装置(3)进行抽负压,以使得机制砂废料经过所述细颗粒收集装置(1)时对所述机制砂废料中的细颗粒进行分选,机制砂废料经过所述粗微粉收集装置(2)时对所述机制砂废料中的粗微粉进行分选,经过分选后的机制砂废料通过所述粉尘收集装置(3)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颗粒收集装置(1)包括细颗粒收集筒体(101),在所述细颗粒收集筒体(101)上设置有第一气流入口(102)与第一气流出口(103),在所述细颗料收集筒体(101)的底部设置有细颗粒排放部(104),在所述细颗粒收集筒体(10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分选细颗粒的挡板(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流出口(103)设置有排气管(106),所述细颗粒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排气管(106)与所述抽负压装置(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06)伸入所述细颗粒收集装置(1)内的长度可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5)与所述细颗粒收集筒体(101)内壁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5)的长度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微粉收集装置(2)包括粗微粉收集筒体(201),在所述粗微粉收集筒体(201)上设置有第二气流入口(202)与第二气流出口(203),在所述粗微粉收集筒体(201)的底部设置有粗微粉排放部(204),在所述粗微粉收集筒体(20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分选粗微粉的离心旋风通道(2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气流入口(202)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粗微粉收集筒体(201)进风量的第一调节阀(20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气流出口(203)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粗微粉收集筒体(201)出风量的第二调节阀(207)。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微粉筒体(201)内设置有用于使进入所述粗微粉筒体(201)内气体均匀分布的均风装置(208)。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与第一压差监测装置(5),所述第一压差监测装置(5)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气流入口(102)与所述第一气流出口(103)之间的压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压差监测装置(5)所监测的结果通过所述抽负压装置(4)时实调整所述细集料收集筒体(101)内的负压。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106)伸入所述细颗粒收集装置(1)内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挡板(105),以调节所述挡板(105)与所述细颗粒收集筒体(101)内壁之间的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挡板(105)长度的调节。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回收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与第二压差监测装置(6),所述第二压差监测装置(6)用于监测所述第二气流入口(202)与所述第二气流出口(203)之间的压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压差监测装置(6)所监测的结果通过所述抽负压装置(4)时实调整所述粗微粉收集筒体(2)内的负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04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