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女性尿钠值的测量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0637.2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欣;贾海霞;刘志荣;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欣;贾海霞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女性 尿钠值 测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盐人群中女性尿钠值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尿成分量检测单元,其是在规定的期间内排泄的点尿之中,并检测点尿中所包含的成分量,所述成分量包括点尿钠值和点尿肌酐值;以及24小时尿钠值计算单元,根据点尿中所包含的成分量,计算中低盐人群中女性24小时尿钠值。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实现女性24小时尿钠值的高精度并且省时简便地进行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评估女性24小时尿钠值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尤其是中低盐摄入人群中女性24小时尿钠值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2020慢病防控全球行动计划,对2025年全球防控慢性非传染疾病提出总的控制目标,即:心血管疾病,肿瘤及糖尿病所致过早(70岁)死亡的风险相对减少25%。同时食盐量相对减少30%。
食盐摄入的过高会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冠心病及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WHO统计,约54%的脑卒中和47%的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均与高血压有关。而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钠盐的过高摄入会引起血浆容量增加使血压上升,同时高钠盐的摄入也会使钠在血管壁沉积而加重动脉硬化和粥样硬化发生,使血压增高及大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冠心病和脑卒中)。从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增加2g/d,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和1.2mmHg(1mmHg=0.133Kpa)。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应<5g/d的推荐,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12g/d。与每日盐摄入量6g者比较,每日盐摄入量≥12g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高14%,盐摄入量≥18g者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增高27%。不仅如此,还有证据表明,高钠摄入与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终末期肾病等)、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关。对此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每人钠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day。
由于中国人普遍盐摄入超标,控盐(限盐)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建立有效盐摄入评估方法,指导政府、学者和人群进行精准化的限盐极为的重要,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来评估盐的摄入。
现有的饮食中钠摄入量评估方法有2种,一种为膳食回顾调查的问卷法;另一种为24小时留尿的钠测定法,但均未广泛应用。因为从已有研究显示采用膳食回顾问卷法时,人们常常低估全部摄人盐量的30%~50%,而通过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来计算饮食中钠含量的方法相对准确,但因24小时尿液的收集时间长,过程繁琐,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也仅停留在我国三级等级医院的部分住院病人中测定。不适宜对大规模正常生活人群进行盐摄入量的评估。因此,从化繁为简和提高普及率的角度出发,需要在一般人群和高血压人群中采用一种简易的方法来评估盐的摄入量来判断高盐、中盐和低盐的摄入。这对国家层次提出控盐的策略和医疗机构层次提出治疗方案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高血压及脑卒中高发的国家,因此积极的控盐是重大慢病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盐的摄入与人的长期饮食习惯明显相关,与人群处于的不同地域有关(北方地区盐的摄入明显高于南方地区)。我们研究发现口味的咸与淡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了盐摄入多与少,因此通过口味的重与轻并嚐试咸与淡可能会作为一种盐域值判断的简易的方法。我们首先尝试了配制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沾用试纸让患者进行盐阈值的嚐试,将测试滤纸贴于受试者舌中部左(或右)侧,静置3s后移去试纸,如受试者感觉到咸味,此浓度溶液为该受试者盐阈,如感觉不到,则测试更高浓度。我们做了相关的尝试:
称取1g盐溶于10mL蒸馏水中,配制10%盐溶液。此处为100%食盐,由于市场销售食盐均为99%,定为99%,按此比例称取对应量的食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欣;贾海霞,未经刘明欣;贾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0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