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1237.3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4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勇;傅瑜光;钱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客户端将用户提交的口令请求报文,利用第一软证书进行签名之后发送至服务端;由服务端将口令请求报文提交至银行系统,使银行系统对口令请求报文进行签名验证,并在签名验证通过之后,向所述用户提供口令信息;将所述用户提交的携带所述口令信息的业务请求报文,利用第一软证书进行签名之后发送至服务端,由服务端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提交至银行系统,使得银行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签名验证以及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口令校验,并在签名验证和口令校验均通过之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在保证业务处理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安全认证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网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银企直联是指企业端通过企业财务系统直接与银行端的银行系统联接的一种方式,企业端通过企业财务系统可以直接向银行系统发起交易请求,实现对企业银行账户中资金的管理和调动,完成查询、转账等业务处理操作。通过银企直联虽然可以方便企业完成与银行有关的交易,但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是安全性问题,企业身份如果被盗用,就会导致安全隐患,影响业务处理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业务处理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企业财务系统中部署前置机,通过硬证书方式对企业身份进行安全认证。企业财务系统向银行系统发起的业务请求报文,先由前置机利用硬证书进行数字签名之后,再提交至银行系统。
但是,由于硬证书经常会出现过热等问题,需要手工插拔、重启等运维操作,操作很不便利,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参与银企直联,小微企业的企业财务系统通常不是企业自创的,而是租用的诸如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型的软件系统,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这种硬证书的方式,硬证书则需设置在租用的服务器上,而租用的服务器通常部署在距离企业较远的专有机房上,一旦硬证书出现问题,那么运维操作就会更加不便利,增加了安全认证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在保证业务处理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安全认证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客户端将用户提交的口令请求报文,利用第一软证书进行签名之后发送至服务端;由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口令请求报文提交至银行系统,使所述银行系统对所述口令请求报文进行签名验证,并在签名验证通过之后,向所述用户提供口令信息;
将所述用户提交的携带所述口令信息的业务请求报文,利用所述第一软证书进行签名之后发送至所述服务端,由所述服务端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银行系统,使得所述银行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签名验证以及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口令校验,并在签名验证和口令校验均通过之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将用户提交的口令请求报文,利用第一软证书进行签名后发送至服务端,由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口令请求报文提交至银行系统,使所述银行系统对所述口令请求报文进行签名验证,并在签名验证通过之后,向所述用户提供口令信息包括:
所述客户端将用户提交的口令请求报文,利用第一软证书进行签名后发送至服务端,由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口令请求报文利用第二软证书进行签名后提交至银行系统,使所述银行系统对所述口令请求报文进行签名验证,并在签名验证通过之后,向所述用户提供口令信息;
所述将用户提交的携带所述口令信息的业务请求报文,利用所述第一软证书进行签名后发送至所述服务端,由所述服务端将所述业务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银行系统,使得所述银行系统对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签名验证以及对所述口令信息进行口令校验,并在签名验证和口令校验均通过之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报文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1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