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岸基造礁石珊瑚暂养和光谱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1576.1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陈标;谢强;黄晖;雷新明;郭明兰;张浴阳;杨剑辉;练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岸基 礁石 珊瑚 光谱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礁石珊瑚样本光谱反射率岸基实验室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岸基造礁石 珊瑚暂养和光谱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海水表面 温度上升、海洋酸化、海水污染以及人类活动加剧等因素变化直接影响到珊瑚礁健康状况, 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大规模珊瑚白化死亡事件频现。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大面积 监测特性,能够促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开展珊瑚礁底质光谱反射率特征识别 是珊瑚礁遥感技术的难点,同时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实施珊瑚礁生态系统全面、实时监 测与保护,对于珊瑚礁生态保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方法无法获得大面积的观测 数据,尤其难以了解偏远地区珊瑚礁生态健康状况。遥感技术具有全面、实时监测等特点, 可以满足珊瑚礁生态系统监测的需求。遥感研究的基础是根据不同珊瑚礁底质光谱特征进 行反演,对比反演结果和现场数据研究珊瑚礁底质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测试方法无法获得大面积观测数据的局限,以及难以了解 偏远地区珊瑚礁生态健康状况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大大节省了野外调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的岸基造礁石珊瑚暂养和光谱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岸基造礁石珊瑚暂养和光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黑色不透光的养殖缸、 黑色的样品固定架、黑色的支架平台和照明系统,所述的养殖缸在其侧壁下部设有入水口、 在其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支架平台设于养殖缸内,支架平台包括放置于养殖缸底部 的平台和竖立于平台上并与平台固定连接的支架,在支架平台正上方还设有照明系统,在支 架上从上至下分别固定有黑色的光谱仪光纤固定支架和黑色的光谱仪探头固定支架,所述的 光谱仪探头固定支架与支架活动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光谱仪探头固定支架能在支架上上下移 动,以调整光谱仪探头到样品表面的距离,在光谱仪探头固定支架上还活动固定有黑色的带 有刻度的距离确认杆,所述的样品固定架设于支架平台的平台上、光谱仪探头固定支架的正 下方。
优选,所述的养殖缸在其一侧壁下部设有入水口、在相对的另一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黑色不透光的养殖缸是在养殖缸的四个侧壁和缸底用黑色不透光壁纸粘贴避光形 成黑色不透光的养殖缸。
本发明中样品固定架用于保持造礁石珊瑚样品块被测面水平,光谱仪探头固定支架,用 于保持光谱仪探头竖直;光谱仪光纤固定支架,用于防止光纤摆动;以及带有刻度的距离确 认杆,用于快速确定光谱仪探头到样品的距离。
本发明利用野外光学实验的特点,就珊瑚礁底质光谱测量设计成一套成熟装置。通过设 定特殊装置在有常流海水的条件下,通过岸基实验室模拟野外现场造礁石珊瑚光谱反射率测 量,从而获得大量各类造礁石珊瑚光谱反射率信息,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打下理 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野外测量造礁石珊瑚光谱反射率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耗时也较长。本发明以 岸基实验室为依托,通过岸基实验室内模拟野外测量环境,测量造礁石珊瑚光谱反射率。这 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野外观测时间,并且对于偏远地区造礁石珊瑚,只要带回部分活体样本, 即可完成测量。利用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大大节省了野外调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本发明用于支撑造礁石珊瑚样本的光谱反射率岸基实验室采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岸基造礁石珊瑚暂养和光谱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养殖缸;2、入水口;3、出水口;4、支架平台;5、光谱仪探头固定支架;6、 光谱仪光纤固定支架;7、照明系统;8、光谱仪探头;9、光谱仪光纤;10、距离确认杆;11、 样品固定架;12、平台;13、支架;14、造礁石珊瑚样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1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