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1876.X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阳春;沈大春;韦中;沈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05F11/08;C05F15/00;C12R1/125;C12R1/07;C12R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秸秆 复配菌剂 fx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株NJXy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NJZ501;由细菌OD值为0.5‑1的NJX501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NJX502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NJXy的细菌菌液、孢子数目不少于104个/mlNJZ501孢子悬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本发明复配菌剂FX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促进水稻秸秆的腐熟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普及推广,传统的以秸秆作为主要燃料已逐渐消逝;同时伴随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造成大量的秸秆资源废弃,由此不仅占用耕地而且严重浪费生物质资源,尤其是秸秆焚烧导致环境污染和引发火灾。
研究表明,水稻秸秆等秸秆类生物质资源,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类物质,同时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养分全面丰富;秸秆既可以作为堆肥物料的调理剂也可以作为堆肥的主要原料,对堆肥物料的碳氮比、孔隙度和含水率等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以秸秆作为堆肥的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氮源包括:畜禽粪便、污泥、中药渣和氨基酸废料等,利用秸秆降解腐熟菌剂的高效腐解作用可以实现堆肥过程中秸秆的高效降解,有利于堆肥腐熟的高效进行和堆肥质量提升。
但是在堆肥过程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的分解以及堆肥本身温度的提升导致很多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功能的菌株失去功能是限制高温堆肥腐熟的主要因素。在高温堆肥中接种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可以加快堆肥过程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缩短堆肥腐熟的周期。高温堆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一类耐高温细菌(如芽孢杆菌类菌株)和耐高温真菌(如嗜热曲霉)等,若能将细菌和真菌复配形成高效降解的功能复配菌株,并将其用于秸秆高温堆肥的生产,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组能够在高温条件下高效降解水稻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混合物,通过其对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效果,达到加速高效推进秸秆高温腐熟的目的,从而使水稻秸秆能够通过堆肥化得以大规模的资源化利用,实现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所述的复配菌剂FX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NJX50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JX502、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株NJXy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NJZ501。
本发明所述的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是由细菌OD值为0.5-1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NJX501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NJX502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1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株NJXy的细菌菌液、真菌孢子数目不少于104个/ml烟曲霉菌株NJZ501孢子悬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降解秸秆的复配菌剂FX是由细菌OD值为0.5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NJX501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NJX502的细菌菌液、细菌OD值为0.5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株NJXy的细菌菌液、真菌孢子数目为104个/ml烟曲霉菌株NJZ501孢子悬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未经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1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