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并网发电微型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3017.4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何良宗;侯国斌;杨蕊菡;张建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95 | 分类号: | H02M7/5395;H02J3/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网发电 微型 逆变器 | ||
光伏并网发电微型逆变器,涉及逆变器。设有电源Vin、串联电感L1、耦合电感L2P和L2S、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滤波电感L0、滤波电容C0、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采用正弦电压跟踪法输出交流电压,即通过控制占空比大小有规律的变化,输出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从而达到将直流逆变为交流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通过改变开关管的占空比和耦合电感的匝比N可以实现不同的电压增益,结合正弦波形跟踪调制方法,可实现任意电压幅值的逆变电压输出。可以减少纹波电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网系统中的光伏并网发电微型逆变器。
背景技术
在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下,寻求新能源并对其加以利用越来越重要。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无害,不会污染环境,所以如何利用太阳能成为了全世界研究的重点。光伏并网发电是目前人们使用太阳能的重要方式,但传统集中式光伏并网系统存在可靠性低、MPPT效率不高、系统可扩展性不强等劣势,发展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彻底方案,而其中的微型逆变器又是该系统的关键技术。
传统的电压式全桥逆变器整体电路的体积较大,成本高,在输入电压较低和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通常需要在其前级加入DC/DC升压电路,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并且不允许同一桥臂的两个开关同时导通,插入死区可以避免直通问题,但会引起输出谐波电压的增大。因此,研究可靠性高、成本低、效率高的新型逆变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逆变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专利CN202385026U公开一种光伏微型逆变器,包含晶硅电池组件接口(1)、交错反激DC/DC升压电路(2)、DC/AC工频换向电路(3)、滤波器电路(4)和微处理器电路(5),晶硅电池组件接口、交错反激DC/DC升压电路、DC/AC工频换向电路和滤波器电路依次连接,并共同连接微处理器电路。
中国专利CN103888013A公开一种基于高频交流降压理论的微型逆变器及其数字控制装置,包括输入电源Uin,正弦调制高频逆变器、能量缓冲电感、高频变压器、不控桥式整流器、π型滤波器、工频开关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DSP数字控制器。其中,正弦调制高频逆变器和工频开关逆变器都是由四个电力MOSFET构成;高频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都为单绕组结构;不控桥式整流器由四个快恢复二极管构成;π型滤波器由两个电容C1、C2和一个电感LG,互相连接成π形状。
中国专利CN103441693A公开一种并网型光伏发电微型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逆变器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一驱动模块、第一反激变换器、第二反激变换器、第二电压传感器、第三电压传感器、MPU控制器、第二驱动模块、第一逆变桥、第二逆变桥、第二电容、电流传感器、滤波器和第四电压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逆变器成本高、可靠性低和结构复杂等缺点,提供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减少纹波电流、具有高升压比的一种微网系统中光伏并网发电微型逆变器。
本发明设有电源Vin、串联电感L1、耦合电感L2P和L2S、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滤波电感L0、滤波电容C0、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3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