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约空间的互联网+智能温室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4272.0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金蓝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7/04;A01G9/26;G05D23/2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约 空间 互联网 智能 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约空间的互联网+智能温室。
背景技术
外界自然环境变幻莫测,不能保持稳定,经常造成较为娇贵的农作物失收,即使有时农作物能对抗自然环境的变化,但也因此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农作物失收不仅仅会对农户造成损失,同时也会对市场的供给造成冲击,给消费者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极有必要对如何给农作物带来一个稳定、合适的环境作出研究。温室,就是其中一个研究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作物提供一个稳定、合适的环境。
但是目前的温室技术中,大多数的温室只是起到一个为作物提供稳定、合适的生长环境,但是如何界定合适的生长环境,必须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才能很好地界定和调节温室的环境,但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数量不多,且聘请的价格很贵,严重制约了种植产业的发展,另外为了方便田间管理,在每个苗床之间都必须设置有一条过道,而每次田间管理只需要用到一条过道,其他过道出于空置状态,空间利用率非常低,且苗床教重,人工移动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的互联网+智能温室,其包括淋水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光照控制系统、苗床和中央控制系统;苗床位于种植温室底部地面,滚动轮通过铆钉固定于床身下方,淋水系统中的滴灌管铺于苗床上,攀援架位于苗床上方,滴灌管和攀援架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检测系统位于种植温室四角和中心位置,温控系统的保温顶位于种植温室顶部覆盖整个温室,水帘位于种植温室的其中一个侧面,抽风机位于与水帘相对的一面,热风机位于水帘相邻的一面,光照控制系统中的遮阳网位于保温顶上方,太阳灯挂于种植温室顶部且位于保温顶下方,中央控制系统位于种植室内,通过局域网与各个控制系统连接,控制各系统的运行;通过检测系统检测温室内的环境情况,可以做到精准地对各种环境控制系统进行调节,保持温室内的环境稳定一致;还通过具有洒水功能的攀援架和滴灌管对农作物实行自动淋水,通过滚动轮左右移动苗床,调整苗床间的过道位置,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利用网络云计算分析,制定种植标准,实现种植温室的环境智能自动化管理,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温室具有智能、自动化、可节约空间的优点。
一种节约空间的互联网+智能温室,其包括淋水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光照控制系统和苗床;
淋水系统包括水泵、滴灌管和攀援架,检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墒情传感器,温控系统包括保温顶、热风机、抽风机和水帘,光照控制系统包括遮阳网和太阳灯,苗床包括床身和滚动轮,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CPU)、随机储存器(RAM)、只读储存器(ROM)和外部储存器;
苗床位于种植温室底部地面,滚动轮通过铆钉固定于床身下方,淋水系统中的滴灌管铺于苗床上,攀援架位于苗床上方,滴灌管和攀援架通过水管与水泵连接,检测系统位于种植温室四角和中心位置,温控系统的保温顶位于种植温室顶部覆盖整个温室,水帘位于种植温室的其中一个侧面,抽风机位于与水帘相对的一面,热风机位于水帘相邻的一面,光照控制系统中的遮阳网位于保温顶上方,太阳灯挂于种植温室顶部且位于保温顶下方,中央控制系统位于种植室内,通过互联网与各个系统和互联网数据库连接,控制各系统的运行。
其中,遮阳网和保温顶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可分别控制遮阳网、保温顶的铺开和收起,使用电机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的支出,节约人力成本。
其中,太阳灯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可以对太阳灯的高度进行调节,太阳灯的高度可以影响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和温度,通过电机统一调节可以保证各太阳灯的高度一致,减少温室内的环境差异。
其中,攀援架为两条支撑杆呈人字形架于苗床上组成支撑架,各个支撑架上的交叉点使用一条水管连接成一个整体,水管上具有花洒,攀援架上连接水管可以提高攀援架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实现自动淋水。
其中,攀援架上的水管与滴灌管通过互斥开关连接,在通过互斥开关与水泵连接,以互斥开关连接可以交换使用淋水方式,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检测系统的安装位置为离地面1/2至1/3种植温室的高度处,检测系统在1/2至1/3种植温室的高度处可以更接近作物所在的位置,所检测的数据更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金蓝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金蓝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4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沙槐的育苗方法
- 下一篇: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的植株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