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4558.9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2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梅;盛天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3/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路面 积水 城区 资源 回收 循环 利用 系统 | ||
1.一种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由透水板、导流层和储水箱构成,其中透水板是城区道路表层的主体构成部分,板身材质采用较高机械强度不锈钢板,下部采用均匀分布的钢架多点支撑,板身设计为小孔镂空结构,孔口分布均匀,口径小,数量多,在遭遇强度暴雨时可以有效分散道路积水,并通过小孔径初步过滤掉雨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导流层铺置于透水板下端,材质选用垂向承重的水泥稳定粒料进行铺砌,导流层在结构上为底层平铺,顶层设计为屋脊形,并且在顶层路面布设有等间隔横向导流沟,用于将雨水导流到地下储水箱;路面冲刷的出水口主要布设在两个导流沟之间的间隔带,间隔带呈梭状顶,以确保减少间隔带滞水回流进入出水管道的情况;地下储水箱挂置于导流层两侧,进水口与导流沟相连,且上端设有滤层,进一步对导流的雨水进行过滤,确保进入水箱的水不含有大颗粒杂物,水箱底部和侧面设有多个出水口,与周围及下层土壤层相接,同时,内侧水箱设有大型出水口门,在暴雨较大,地下储水箱进水量远大于出水能力时打开此出水口门,防止水箱蓄满和外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透水板表面填涂有机涂料或薄膜,有效防止侵蚀且能达到美观效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高层储水箱和路面冲刷输水管,其中冲刷输水管嵌置于导流层各个导流沟间隔带的出水口中,出水动能来自于高层储水箱的储水势能转化;高层储水箱悬置于高层建筑物顶部,作为回收的雨洪资源转化为高空雨水势能的储蓄场所;其储水来源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包括地表雨水回收和建筑物屋顶雨水回收,当需要路面冲刷时,将连接于高层储水箱和冲刷管的闸门打开,为地面冲刷提供足够的水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雨洪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土壤层、景观植物带、蓄水层、太阳能抽水泵、缓冲储水箱以及高层储水箱,其中土壤层作为第三次滤水的媒介,接收储蓄在地下储水箱中的雨水,并将其部分供给于景观植物层,用以维持景观植物正常的摄水需求,另一部分则通过土壤层过滤后转输至蓄水层进行存蓄;蓄水层由大块砾石进行初步填充,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再用碎颗粒填充大块砾石空隙,达到进一步稳固支撑的目的,大、小砾石间空隙蓄容量很大,可用于存储大量经土壤层滤过的雨水;缓冲储水箱位于蓄水层两侧,主要作为泵站抽水的缓冲带,先将蓄水层的雨水资源排入其中,再进一步经抽水管抽入缓冲储水箱;同时在缓冲储水箱与蓄水层之间设有滤网,进行再一次雨水杂质过滤,同时亦可以防止小颗粒砾石流入缓冲带堵塞管道;高层储水箱悬置与高层建筑物顶部,下接抽水管,通过太阳能抽水泵将缓冲带中存蓄的水抽入高层储水箱,从而实现雨水回收并进一步转化为雨水势能回收的雨水在路面冲刷时通过冲刷管回到路面,再经过上述环节重回水箱转化为高空势能,以达到雨水的重复回收和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45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油汀取暖器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电热板地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