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5578.8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任溪仁;邱奕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 | 分类号: | F16H3/7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齿轮箱 变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钻类电动工具通常具有几种速度工作模式,因而一般具有速度切换机构,以实现不同转速的输出。
较常见的,有的电动工具的速度切换机构通过变速齿圈实现,其结构通常为变速齿圈与止动垫片离合配合,止动垫片固定安装于牙箱壳,变速齿圈与止动垫片咬合时,其转动受到限制,以实现低速输出,变速齿圈与止动垫片分离时可自由转动以实现高速输出。
然而,上述的速度切换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变速齿圈与止动垫片频繁的离合操作,止动垫片经频繁离合冲击,难免造成冲击磨损和微量移位,导致装配间隙增大,影响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且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使用可靠性高的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
一种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包括同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件之间设置有可轴向移动的变速齿圈,所述变速齿圈内缘开设有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第一行星轮相啮合的内齿,变速齿圈外周正对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内齿轮的一端形成有离合外齿,所述内齿轮正对所述变速齿圈的一端内缘成型离合内齿,所述离合外齿与离合内齿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内齿的基圆直径大于所述内齿轮的内齿基圆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内齿的齿槽宽大于离合内齿齿厚的1.2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内齿的齿顶厚度小于离合内齿齿根厚度的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内齿的齿顶圆与所述内齿轮内齿齿根圆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内齿为所述内齿轮的内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速齿圈外周正对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内齿轮的一端均匀间隔形成有多组离合外齿。
上述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通过变速齿圈的轴向移动,当变速齿圈移动至离合外齿与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内齿轮的离合内齿啮合的位置时,变速齿圈同时啮合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内齿轮,输出第一速度,当变速齿圈轴向移动至离合内齿与离合外齿分离的位置时,变速齿圈随第一行星轮转动,输出第二速度,由于取消了止动垫片,直接由变速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内齿轮离合,简化了结构,且由此简化了装配,避免由于止动垫片受冲击而松动等问题,离合可靠性提高,增加了电动工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装配有齿轮箱变速结构的电动工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件1、第一行星轮11、第二行星齿轮组件2、内齿轮21、离合内齿211、内齿轮内齿212、变速齿圈3、离合外齿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动工具齿轮箱变速结构,包括同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行星齿轮组件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件2,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件2之间设置有可轴向移动的变速齿圈3,所述变速齿圈3内缘开设有与第一行星齿轮组件1的第一行星轮相啮合的内齿,变速齿圈3外周正对第二行星齿轮组件2的内齿轮21的一端形成有离合外齿31,所述内齿轮21正对所述变速齿圈3的一端内缘成型离合内齿211,所述离合外齿31与离合内齿211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群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5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