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型肝炎病毒NS3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6361.9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7;G01N33/57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丁晓玥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炎 病毒 ns sub 抗原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丙型肝炎病毒NS3抗原检测 试剂盒。
背景技术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而引起的严 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约有1.3-1.7亿HCV感染者,大约20% 可以自然清除,80%发展为HCV慢性感染。10-20%的HCV慢性感染会进一步 发展为慢性进行性肝病,包括肝硬化、肝细胞癌等。HCV是一种非甲非乙型 肝炎病毒,后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归属于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黄 病毒科(Flaviviridae)。HCV病毒体呈球形,为单股正链RNA病毒。HCV-RNA 全长约为9.6kb,包括一个位于基因中央的开放阅读框(ORF)。该阅读框编码 3000多氨基酸的前体多聚蛋白,其通过宿主和病毒的蛋白酶作用被切割成 10个具有独立功能的HCV蛋白,根据功能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核心蛋白Core (C),包膜蛋白(envelopeprotein)1、2(E1、E2),p7和非结构蛋白(non structuralprotein)NS2、NS3、NS4A、NS4B、NS5A和NS5B。NS3蛋白是HCV病毒 复制中重要的功能蛋白之一,发挥丝氨酸蛋白酶,解旋酶和NTP酶活性,成 为当今HCV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研究热点。
由于多数丙肝患者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病人直到出现肝硬化 甚至肝癌时,才发现自己患有丙肝。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阻断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方法是: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筛选供血员,然而抗-HCV的出现是在HCV感染后 的6-12周(窗口期),所以抗-HCV阴性并不能排除携带HCV具有传染性的可 能,存在漏检的可能性。2、HCV-RNA检测存在以下问题:价格昂贵,国产为 200元,进口为400元。3、由于RNA易降解,易出现假阴性,因此对样本要 求高;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结果,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
目前国内已有的丙肝抗原检测只针对核心抗原(HCV-CAg),HCV核心抗原 的检测也可缩短HCV诊断的“窗口期”,然而核心抗原是HCV结构区的一部 分,检出率低,若能对非结构区抗原进行联合检测,可能将提高检出率。
血清中可存在游离的非结构蛋白NS3,其保守性相对较高,可用于血清 学诊断。本公司产品丙型肝炎病毒NS3抗原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针 对丙肝非结构蛋白NS3,联合上述检测方法可以避免丙型肝炎筛查漏诊的发 生,缩短窗口期,具有早期诊断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
HCAg是HCV复制的直接指标,在血液中含量少,为了研究HCV在宿主体内 有无复制,对他人有无传染性,以及解决HCV感染的早期诊断,需要用特异 性强、敏感度高的抗-HCVMcAb建立敏感、特异和快速的血液中HCAg直接检 测试剂。由于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度变异性,人们在设计测定丙肝抗原的试剂 盒时,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病毒基因序列相对保守的结构蛋白核心抗原。 因此,目前商品化的试剂盒都是针对核心抗原,忽略了非结构蛋白NS3抗原作 为抗原靶点的可行性。国际上美国强生公司已推出了用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或 定量检测血清样品中总的或游离的HCV核心抗原ELISA试剂,雅培公司采用化 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或血浆样品的HCV核心抗原ELISA试剂。但其试剂价格 昂贵,不适合在国内普及应用。最近,国外有报道:NS3抗原区域具有相对保 守的抗原决定簇和较高的抗原性,是目前HCV抗体诊断试剂盒的关键抗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丙型肝炎病毒NS3抗原检测试剂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丙型肝炎病毒 NS3抗原检测试剂盒,包括如下主要成分:抗HCV-NS3单克隆抗体包被板、 HCV-NS3校准品、样品稀释液、浓缩的抗体酶结合物、浓缩的抗体酶结合物 稀释液、浓缩洗涤液、单组份TMB显色液、终止液、封板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虹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6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芯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双挡排水阀的扳手机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