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群体住居品质的多功能箱体组合建筑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17414.9 申请日: 2016-04-08
公开(公告)号: CN107269030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0
发明(设计)人: 丑国珍;龙恩深;徐阔;段平;邹雨晴;肖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E04H1/04 分类号: E04H1/04;E04B1/3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升 群体 住居 品质 多功能 箱体 组合 建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建筑设计及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群体居住的临时建筑,具体是指一种可以提升群体住居品质的多功能箱体组合建筑。

技术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每年竣工建筑面积高达15~20亿平方米,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总和。大规模的城乡建设,造就了庞大的建筑工人群体,资料显示其人数达4000万,建设期间他们集中居住在工地活动板房;另一方面,中国(尤其是西部)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500多万人无家可归,在政府对受灾地恢复性建设完成期间受灾群众和救灾群众不得不群体居住在临建的活动板房中。此外,部队官兵、野外工作人员、旅游爱好者都可能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群体居住。总体来说,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临时性的群体居住需求。

目前满足群体居住的临建建筑大量为彩钢活动板房。彩钢活动板房采用标准化设计和施工,主要零部件在工厂预制,可以在现场进行快速搭建和拆除,符合临建需求、成本低廉,故得到了最普遍的应用。近年来满足群体居住的临建建筑中开始出现箱式活动房。箱式活动房在结构稳定性、隔声、热工性能等方面较彩钢活动板房有较大提升;它以单个箱体为结构单元,集成化和标准化程度更高,缩短了施工现场的建造时间。使用周期结束时,箱体整体可以运回工厂经翻新后再重新利用,箱式活动房较彩钢活动板房在技术上有所进步。

临建建筑的居住时段少则数月,多则3、5年,相比于几十年的居住,其居住时段相对较短,也因此当前针对群体临时性居住的活动房普遍关注建筑的技术性方面问题,而对于建筑的舒适性、人性化和绿色生态等方面的设计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现有活动房(包括箱式活动房)缺乏对群体居住者以人为本的关怀,生活配套设施简陋,缺乏公共交往空间,居住私密性没有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以建筑工地工人住房为例,通过对建筑工人居住现状的大量调查,工人们普遍抱怨群居社区缺少群体性娱乐和社交活动,在相对较长的共同居住生活中很难建立群体归属感,苦重的体力活之外缺乏精神慰寄;透过他们在胡乱堆放且铺满灰尘的杂物空间中生存的景象已然感受不到他们做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的尊严;加之各种生活的不便,使得长期居住在这样环境中的工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性被逐渐的消磨掉,继而影响到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率,建筑对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已经到了急需关注的地步。

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群体性住居的特点是公共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和个人私密生活(个人的独立生活)的需求同时存在。两者在功能性质上截然相反,前者公共、外向、活跃,后者私密、内向、安静。目前不论是彩钢活动房还是箱式活动房均由独立房间重复排列构成,房间的设计以及整体建筑的功能布局都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各种功能需求在同一空间中混杂共存,在多人共同居住中,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和个体相对独立的睡眠和休息活动彼此干扰;个人权属空间界限不明,造成群体居住中个体独立性空间丧失并且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照管,空间秩序混乱。

做为群体住居建筑,当前活动房的通用性较差。单一的房间类型、简单的重复排列,只适用于应对同性别群体居住需求,缺乏对其他居住需求的适应性。例如在建筑工地夫妻同时做工的居住,以及灾后过渡安置中以家庭为单元的群体居住。

日常生活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建筑内没有日常用水设施,对于住在楼层的使用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较为频繁的用水非常不便。

建筑布局简单,没有针对结构合理性,以及防火、促进采光通风等建筑问题的技术解决。单廊联排式的平面布局建筑开间方向长,进深方向单薄,建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差;当以节省占地采用最小防火间距设置两栋建筑之间的间距时,靠近平面中部房间的采光和通风的品质都不好。

存在诸多的火灾隐患。首先,由于房间内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各种活动交织一起,工人根据生活的需要和便利私自乱拉电线,插座悬挂在床头、与易燃物品搅扰一起,存在诸多的火灾隐患。其次,单廊联排式的房间布局,建筑平面长度长,位于平面中部的房间逃生疏散距离较长,不利于火灾发生时的逃生疏散;此外狭窄的走廊,在逃生疏散时易发生拥堵。

不同活动对室内舒适性的要求不一样,所有活动在同一空间中,就不能依据不同活动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绿色建筑设计。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如果整体提升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会造成建造上的浪费;反之会导致空调能耗高,造成能源浪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7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