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7856.3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全;王志诚;徐海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迎春 |
主分类号: | C07C67/48 | 分类号: | C07C67/48;C07C67/08;C07C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生产过程 中的 脱色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其步骤如下:1)当酯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置入容器中,加入碱洗脱色剂,搅拌10‑30min后,静置分层,分为下层的水相和上层的油相,取上层油脂;2)将步骤1)所述上层油脂置入容器中,加入有机脱色剂,搅拌10‑30min后,加入容器内溶液总体积10%‑100%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0‑30min,静置分层,分为下层的水相和上层的油相,取上层油脂;3)向步骤2)所述上层油脂中加入固体脱色剂,加热搅拌1h,过滤,取滤液;4)将滤液进行真空蒸馏,得到的无色透明重组分液体,即为合成酯。本发明合成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简单、高效,适合规模化生产;通过本发明所述工艺脱色精制合成酯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
背景技术
合成酯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润滑油、油漆、增塑剂、化妆品等众多领域,属于一种价格昂贵、用途高端的化工产品。
但是,越高端的应用领域,对化工产品的质量要求就越高。合成酯质量指标中的重要一项就是色度。众所周知,成熟的合成酯生产工艺大多采用苯磺酸、浓硫酸、固体酸等作为催化剂。而酸性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会导致产品缓慢着色。尤其是苯磺酸和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合成的酯类产品颜色大多为暗黄色,着色严重的甚至为深棕色,且该颜色极难脱除。
同时,由于合成酯原料来源复杂,有的为化工合成,有的为生物制取,有的为天然提取,原料中的杂质成分繁多,难以一一鉴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着色杂质也很难用单一手段有效脱除。
因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方案,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该工艺脱色精制合成酯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完全符合各行业对合成酯颜色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
一种合成酯生产过程中的脱色工艺,其步骤如下:
1)当酯化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置入容器中,加入碱洗脱色剂,搅拌10-30min后,静置分层,分为下层的水相和上层的油相,取上层油脂;
2)将步骤1)所述上层油脂置入容器中,加入有机脱色剂,搅拌10-30min后,加入容器内溶液总体积10%-100%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0-30min,静置分层,分为下层的水相和上层的油相,取上层油脂;
3)向步骤2)所述上层油脂中加入固体脱色剂,100℃条件下加热搅拌1h,过滤,取滤液;
4)将滤液进行真空蒸馏,得到无色透明重组分液体,即为合成酯。
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性脱色剂用量为所述反应产物质量的10%-100%。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脱色剂用量为所述反应产物质量的1%-100%。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体脱色剂用量为所述反应产物质量的1%-50%。
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性脱色剂为碱性脱色剂水溶液,具体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碳酸钾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碳酸氢钾水溶液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性脱色剂水溶液浓度为1%-30%。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脱色剂为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丙三醇、环己烷、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体脱色剂为活性白土、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真空蒸馏为:将滤液于-0.1Mpa、100-160℃进行真空蒸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迎春,未经于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7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吉非罗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