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取代噻吩并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8479.5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0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刘瑞娟;文丽荣;郭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噻吩 吲哚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取代的2H-噻吩并[2,3-b]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噻吩并吲哚类衍生物是一类常见的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的杂环化合物。很多噻吩并吲哚类衍生物具有杀菌、抗高血压、抗抑郁、抗过敏、抗疟疾、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如2H-噻吩并[2,3-b]吲哚衍生物可进一步转化生成一种控制稻秧活性的化合物。
噻吩并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应用已经超出医药领域,逐渐延伸至材料化学领域,如噻吩并吲哚衍生物电化学共聚制备高性能导电聚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等。
噻吩并吲哚衍生物在这些领域具有广泛用途,使得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噻吩并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
1)Peter Langer合成法:3-卤代色原酮、β-酮酰胺和1,3-二氢吲哚-2-硫酮反应,得到噻吩并吲哚衍生物。
2)Takashi Otani合成法:2-烷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在三氟甲磺酸催化下成环,得到噻吩并吲哚衍生物。
3)Takao Saito合成法:邻炔基异硫氰酸酯在羰基钴或羰基钼的催化下,通过Pauson-Khand反应得到噻吩并吲哚类衍生物。
利用上述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备噻吩并吲哚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缺点:1)合 成步骤多、操作繁琐、催化金属昂贵。2)反应在强酸或强碱性条件下进行,对环境污染大;3)部分试剂毒性大,反应条件苛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取代噻吩并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多取代噻吩并吲哚衍生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式Ⅰ中,其中R1选自环己基、正丁基、叔丁基、2,6-二甲基苯基;R2选自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饱和三元环、叔丁基、噻吩基、苯基、取代芳基,其中的取代基团为氟原子、氯原子、甲基、甲氧基;R3选自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甲基、甲氧基;R4选自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甲基。
由邻炔基异硫氰酸酯和异腈,在镍催化下,溶剂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得到一种多取代噻吩并吲哚衍生物;该制备方法用以下方程式II表示:
选用的镍催化剂为乙酰丙酮镍,乙酰丙酮镍的用量为邻炔基异硫氰酸酯物质的量的0.3%,邻炔基异硫氰酸酯和异腈的摩尔比值为1.0:1.2,选用的溶剂是四氢呋喃,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多取代噻吩并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科学合理,可以合成得到具有各种取代基的2H-噻吩并[2,3-b]吲哚衍生物;并且还具有合成方法简单,产率较高、产品易于纯化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5制备的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图谱;
图2为实施例7制备的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图谱;
图3为实施例10制备的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溶剂使用前均经过无水无氧处理或者加入活化后的分子筛进行简单处理。
实施例1:(Z)-N-环己基-3-苯基-2H-噻吩并[2,3-b]吲哚-2-胺(结构式Ⅰ中R1=环己基,R2=苯基,R3=氢原子,R4=氢原子)
向25mL圆底烧瓶中加入2-苯乙炔基-异硫氰酸苯酯(1.0mmol,235mg)、环己基异腈(1.2mmol,153uL)和乙酰丙酮镍(0.003mmol,0.88mg),加入3.0mL重蒸的四氢呋喃,封好口后放入80℃的油浴中反应5h。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体系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用旋转蒸发仪蒸掉溶剂,残留物经柱层析分离(200-300目硅胶)(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得到纯度大于99%的红色固体产物(Z)-N-环己基-3-苯基-2H-噻吩并[2,3-b]吲哚-2-胺336mg分离产率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8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