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扣蟹培育池水体溶氧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9374.1 | 申请日: | 201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同林;文执信;许怀松;侯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G3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6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池水 体溶氧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蟹的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扣蟹培育池水体溶氧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或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 富,是一种经济蟹类,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之一。河蟹作为我国传统的水 产珍品,随着其野生资源的衰竭和市场需求的扩大,人工育苗及养殖业得到了 快速发展,目前全国河蟹养殖业产值已经超过200亿元,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 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大量的农、渔民参与养 殖,随着我国河蟹养殖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优质优级长江水系河蟹的生产 技术越来越成为河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扣蟹培育是河蟹产业中的关键 环节之一,为培育优质扣蟹,在蟹苗质量确保的前提下,应用物理手段调优繁 育水体溶氧,使水体溶氧正常≥5.5mg/L,为扣蟹生长创造最好的生存环境,使其 它养殖条件的正面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确保扣蟹体质健壮,蜕壳能力增 强,为实现河蟹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扣蟹培育池水体溶氧调控方法,该方法实施简单, 扣蟹性早熟率低,为扣蟹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确保扣蟹体质健壮,蜕壳 能力增强,为实现河蟹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扣蟹培育池水体溶氧调控方法,包括水草栽培和池塘溶氧步骤,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水草栽培步骤:每年3月池塘点状栽培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栽 培点间距80-100cm,伊乐藻池塘内水面覆盖率下降到20%以下时移植水花生 入池,池塘内水花生水面覆盖率不大于20%;池塘内水草覆盖率达60%-65%。
所述的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池塘内水面覆盖率动态优化为:4月至9月伊乐藻 和轮叶黑藻池塘内水面覆盖率达60%-65%,其中伊乐藻池塘内水面覆盖率达 20%-40%、轮叶黑藻池塘内水面覆盖率达20%-40%。
及时割除伊乐藻上端易腐烂部分,伊乐藻的长度维持在20~40cm且不露 出水面。
所述的池塘溶氧步骤:池塘内设置微孔增氧设备,曝气管分布于输气管道 两侧并且垂直设置在池塘内,实现水体上、中、下同时增氧,保证溶氧更加均 匀,集成物理方法调控扣蟹培育池水体溶氧,使其正常≥5.5mg/L。
设置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对池塘水温、溶氧、pH值等数值变化 情况实现在线监测,当溶氧、pH值、亚硝酸盐等含量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会发 出警示,自动开关增氧设备,实现精准操作。
本发明改进池塘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栽种方式,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由条带栽 培改为点状栽培,栽培点间距80-100cm,其覆盖面各占水面的20%。4月中旬 至6月下旬伊乐藻生长快速,其水面覆盖比例由20%逐步上升到40%;7月上 旬至9月下旬伊乐藻水面覆盖比例由40%逐步回落到20%以下;伊乐藻生长快, 水草间隙较密,要及时割除伊乐藻上端易腐烂部分,保证伊乐藻草的长度维持 在20~40cm全部不露出水面;伊乐藻回落到20%以下后,移植水花生入池。4 月中旬至6月下旬轮叶黑藻生长慢,其水面覆盖比例由20%逐步上升到25%; 7月上旬至9月下旬轮叶黑藻水面覆盖比例由25%上升到40%以上;在池塘四 周开挖环沟形成回型塘,轮叶黑藻早期浅水种植,轮叶黑藻生长晚,耐高温, 水草间隙大,高温要清除出通风道,保证水体的通风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稳定扣蟹池水体溶氧,制约扣蟹性早熟,提高扣蟹放养密 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2、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 响。
3、扣蟹培育是河蟹产业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培育优质扣蟹,在蟹苗质 量确保的前提下,应用物理手段调优繁育水体溶氧,使水体溶氧正常≥5.5mg/L, 本发明能为扣蟹生长创造最好的生存环境,使其它养殖条件的正面效应得到最 大程度的发挥,确保扣蟹体质健壮,蜕壳能力增强,为实现河蟹稳产高产奠定 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9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