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C/C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0081.5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刘俊杰;方如意;夏阳;张文魁;梁初;张俊;陶新永;甘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 | 分类号: | C04B35/56;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c 复合材料 合成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iC/C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TiC作为一种过渡金属碳化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 性、较高的硬度以及优异的抗氧化和耐酸碱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较高 的电导率,被广泛用于磨具,切削工具以及电催化和储能等领域。
迄今,TiC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碳热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等。 碳热还原法,以TiO2为钛源,以石墨、活性炭、聚合物等为碳源, 在高温条件下通入保护气,TiO2被C还原生成TiC。陶等人用天然植 物纤维吸附钛粉高温合成碳化钛纳米线(一种利用植物纤维合成碳化 钛纳米线的方法,中国专利CN201010109224.8)。化学气相沉积, 利用含钛的烷类物质或者含钛的卤化物,如异丙醇钛、钛酸四丁酯、 四氯化钛以及四氟化钛等,甲烷、乙炔等作为碳源,高温保护气氛下 在基底材料上合成TiC。尽管目前TiC的合成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是合成方法过于繁琐,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组成 和结构可控的TiC/C复合材料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iC/C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
(1)按钛元素和碳元素摩尔比为1:(1~4),分别称取适量的 钛源和碳材料,并将两者混合,备用;
(2)将步骤(1)中获得的混合物和磨球装入高压球磨罐中,待 高压球磨罐抽真空后,将CO2泵入高压球磨罐,使高压球磨罐内部压 力到达80~150bar,在温度35~70℃,球磨转速为100~500r/min, 反应2~24h;球磨反应结束后,将高压球磨罐内的CO2排空,冷却 至室温,将粉体从球磨罐中取出;
(3)在氩气气氛保护下,步骤(2)的粉体于1100~1450℃保温 2~8h,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到TiC/C复合材料。
步骤(1)中,所述的碳材料为纯度不低于90%的碳材料,如石 墨粉、活性炭、碳纤维、碳纳米管、有机树脂碳、碳黑等。
步骤(1)中,所述的钛源为纯度不低于90%的含钛化合物,如 异丙醇钛、钛酸四丁酯、四氯化钛、四氟化钛等。
步骤(1)中,钛元素和碳元素的摩尔比优选为1:(1~3)。
步骤(2)中,混合物和磨球的质量比优选为1:(10~40)。
步骤(2)中,高压球磨罐中的反应条件优选为:压力为80~120 bar,温度为35~50℃,球磨转速为200~400r/min,反应时间为4~ 20h。
步骤(3)中,控制温度优选为1200~1400℃,保温优选为2~8h。
本发明优选所述合成方法由步骤(1)~(3)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超临界CO2流体为溶剂,以常见碳材 料和钛源为原料,通过超临界作用使碳与钛在实现在分子级别均匀混 合,再结合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TiC/C复合材料,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以超临界CO2作为溶剂,实现钛源与碳材料在分子级 别高效混合,从而确保制得的TiC/C复合材料具有批次性好,杂相少, 纯度高等优点。
2)本发明制得的TiC/C复合材料,其组成和结构可控,所谓结 构可控是指复合材料可高效遗传碳材料的形貌。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例1前驱体碳源碳纳米管的SEM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例1所得产物TiC/C的SEM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例1所得产物TiC/C的XRD照片。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0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