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排放纯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0396.X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邦;滕茂友;李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赵洪玉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水箱 反渗透膜处理 纯水机 连通 成品水箱 第二电极 电解单元 透水性 微排放 阳电极 隔膜 多孔性吸附材料 纯水出口 第一电极 废水排放 浓水出口 布设 电极 成对的 出水口 进水口 阴电极 侧壁 出水 净水 源水 水资源 净化 节约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排放纯水机,该纯水机包括电解单元、反渗透膜处理单元和成品水箱;电解单元包括成对的电极和源水箱,第一、第二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透水性隔膜,源水箱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第一、二透水性隔膜分别满覆布设于第一、第二窗口上;第一电极对的阴、阳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对的阳、阴电极分别设于源水箱的内、外部;源水箱的出水口设置在其内的多孔性吸附材料处并与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纯水出口与成品水箱连通,反渗透膜处理单元的浓水出口与源水箱连通。该纯水机可以提高源水净化的效果和净水的出水效率,仅仅有微量废水排放,从而可以节约源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排放纯水机,属于饮用水终端水质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水环境加剧恶化,饮用水质卫生安全事故频发,已经严重危及人的生存。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国内外大多数自来水厂至今仍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的陈旧工艺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然而,面对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猖獗泛滥涌入生活水源,自来水厂已经不堪重负无能为力。再加上自来水从水厂经输水管网及高层储水箱到达饮用水终端所带来的附加污染,市政自来水已不敢说是卫生的了。尤其是,自来水加氯虽然可有效杀除病菌,但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疾病的重大根源。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还会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亦即,即便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
现有水质净化产品或涉水产品,主要为介质吸附或采用各种孔径的过滤膜将水中的有害物加以拦截滤除的物理方式处理工艺。由于活性炭类吸附材料很容易饱和失效,而各种过滤膜又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或有机物阻塞或破损,因此实际情况是并不能如理论设计所期望那样作到对水中污染物的充分净化。面对日益严重的源水污染,现有的物理方式处理工艺已经远远不能保证水质达标。但物理方式水处理工艺也有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生成毒副产物。因此传统的RO膜反渗透过滤方法生产的水质最为安全,但为保安全所换取的代价则是高达40%-70%甚至更多的逆反浓水被白白浪费排入下水管道,造成巨大的水资源和电能浪费,而且RO膜堵塞后更换的成本非常高。为减少乃至达到零废水排放,节约水资源,迄今已研发出各种专利技术。例如,将逆反浓水储存它用,或将浓水中的污染物先经分子筛等过滤后循环回用,或调整废水比例,或通过电气控制减少清洗排污时间,或经逆止阀直接返回自来水主管路中稀释,或以“双膜双水”模式,分质用水,等等。这些技术的共同不足,一是未从系统整体设计考虑,只是局部单一措施,往往使系统整体工作失衡;其二是均未考虑从改善膜元件的进水工况入手,减轻膜元件的工作负荷,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故而迄今还未见真正实用商品化的产品问世。
相比而言,化学水处理工艺虽然具有廉价简单高效等诸多优点,是一种优良的高级氧化工艺,但电化学处理本身存在一系列问题,不宜在民用终端生活饮用水处理场合单独使用,迄今尚未见有在日常生活用水处理场合广泛应用。究其原因,一是化学水处理工艺需要足够的反应时间,而在日常生活用水场合,净水器从开机到出水仅仅数秒钟,污染物在净水器中停留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完成相关化学反应处理;其二是,化学水处理工艺有可能伴随一定的毒副作用。例如,尽管化学氧化反应工艺可强效灭活细菌,深度降解有机物,去除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但化学氧化法所生成的各类强氧化因子基本是无选择性、不可控的,若处理不当极可能产生源水中没有的新物质,反而危及饮水安全;正因为如此,在民众日常生活饮用水净化处理场合,对于化学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可以说是慎之又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0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台式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硅片生产过程中含氢氧化钠废水的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