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种子休眠相关的RVE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1397.6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呈;蒋志敏;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A01H5/10;A01H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种子 休眠 相关 rve2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种子休眠相关的RVE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命名为RVE2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编码所述RVE2蛋白的基因(RVE2基因)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编码RVE2蛋白的基因导入出发植物,得到转基因植物;所述转基因植物种子萌发率低于所述出发植物和/或种子休眠程度高于所述出发植物。本发明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子休眠相关的RVE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休眠是种子植物的一种适应机制,是种子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对于其自身发展和种族延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子休眠是在种子成熟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其程度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GA和ABA是一对在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方面起拮抗功能的激素:ABA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而GA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除了激素依赖的途径外,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等引起的染色质重塑、小干扰RNA、长的非编码RNA以及其他功能未知的因子(如DOG1)也参与种子休眠的调控。
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必须经过长时间储存(即后熟作用)、或低温处理打破休眠,种子才能够正常的萌发,从而避免了胎萌和穗发芽现象的发生。所以种子休眠现象在农业生产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种子休眠相关的RVE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保护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编码RVE2蛋白的基因导入出发植物,得到转基因植物;所述转基因植物满足如下(a1)或(a2)中的至少一种表型:
(a1)种子萌发率低于所述出发植物;
(a2)种子休眠程度高于所述出发植物。
所述RVE2蛋白是如下(b1)或(b2):
(b1)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2)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相关的由序列1衍生的蛋白质。
所述“编码RVE2蛋白的基因”为如下(1)或(2)或(3)或(4):
(1)其编码区如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第1-861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功能的蛋白质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具有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功能的蛋白质的DNA分子。
所述方法中,所述编码RVE2蛋白的基因可以通过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出发植物。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可通过Ti质粒、Ri质粒、植物病毒载体、直接DNA转化、显微注射、电导、农杆菌介导等常规生物学方法转化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中。
所述出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可为山柑目植物。所述山柑目植物可为十字花科植物。所述十字花科植物可为南芥族植物。所述南芥族植物可为拟南芥属植物。所述所述拟南芥属植物具体可为拟南芥,例如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
所述方法中,所述“种子萌发率低于所述出发植物”指的是“低温破除休眠前种子萌发率低于所述出发植物”。所述“低温破除休眠”的方法具体可为“4℃放置7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1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