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1906.5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1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琨;张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天龙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张云琨;张里波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涂凤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车 座椅 旋转 定位 机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事业迎来了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同时, 也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乘坐列车的舒适 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列车座椅的旋转定位机构在座椅旋转180°之后还 存在有一些晃动,不能立刻静止,卡位时发出一些异声以及旋转过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提供一种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该动车座椅旋 转定位机构解决了之前座椅在旋转180°之后还存在有一些晃动,不能立刻静 止、卡位时发出一些异声、不稳定以及旋转过度等问题。
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所述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 包括下支架、上支撑、旋转脚踏装置和旋转骨架,旋转骨架有两块,分别设置 在上支撑的前端和后端,旋转脚踏装置安装在下支架上;所述旋转脚踏装置包 括脚踏限位轮,旋转骨架包括卡位槽,所述脚踏限位轮与所述卡位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骨架为弧形,旋转骨架两端头上设置有上支撑连接件, 所述卡位槽设置在所述旋转骨架中间。
作为优选,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脚踏支架、旋转骨架内侧脚踏板固定片和 旋转骨架外侧脚踏板固定片,脚踏支架与旋转骨架外侧脚踏板固定片相邻,旋 转脚踏装置安装在脚踏支架、旋转骨架内侧脚踏板固定片和旋转骨架外侧脚踏 板固定片上。
作为优选,所述脚踏装置还包括脚踏拉线固定件、脚踏弹簧、旋转脚踏支 架、第二拉簧销钉、脚踏销轴、脚踏板、第一拉簧销钉、脚踏旋转定位滚轮螺 钉、脚踏铰链连接轴和导向轴;脚踏限位轮套在脚踏旋转定位滚轮螺钉上,脚 踏旋转定位滚轮螺钉安装在旋转脚踏支架上,脚踏销轴固定在旋转脚踏支架 上,运用脚踏销轴将旋转脚踏支架、脚踏旋转定位滚轮螺钉安装在脚踏支架上, 确保脚踏装置运动灵活,脚踏销轴设有弹簧钩槽,脚踏拉线固定件用第一拉簧 销钉安装在脚踏支架上,脚踏弹簧的两端分别勾在第二拉簧销钉和第一拉簧销 钉上,脚踏铰链连接轴安装在旋转脚踏支架上,导向轴安装在脚踏拉线固定件 上。
作为优选,所述脚踏限位轮为PA材质脚踏限位轮。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骨架还包括卡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骨架还包括3个可调节偏心螺钉,其中两个设置在卡 位块与与该卡位块相邻的旋转骨架一端端头之间,另一个设置在远离该卡位块 的一端端头。
作为优选,所述偏心螺钉上安装有可旋转的PA材质塑料套。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骨架内侧脚踏板固定片和旋转骨架外侧脚踏板固定片 左右分别设置有旋转限位胶块。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方法。
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所 述的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该方法为:用力按下脚踏板,脚踏旋转定位滚轮 螺钉同时向下运动,使脚踏旋转定位滚轮螺钉和脚踏限位轮与旋转骨架上的卡 位槽进行分离,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再稍微用力搬动上支撑,上支撑在外力的 作用下能在0-180°范围内任意位置停止;当旋转到180°时,旋转骨架上的 卡位槽与脚踏限位轮和脚踏旋转定位滚轮螺钉进行接触卡位,达到锁止座椅旋 转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解决了之前座椅在旋转180°之后还存在有一些晃动,不能立刻静 止、卡位时发出一些异声、不稳定以及旋转过度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右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45°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旋转脚踏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旋转骨架与上支撑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旋转限位胶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是图6A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旋转脚踏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旋转骨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9,一种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包括下支架25、上支撑24、旋转 脚踏装置和旋转骨架5,旋转骨架5有两块,分别设置在上支撑24的前端和后 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天龙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张云琨;张里波,未经成都市天龙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张云琨;张里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1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多头压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及其轨迹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