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SUV车型的防撞梁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2268.9 | 申请日: | 2016-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浪;邓磊;查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suv 车型 防撞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SUV车型的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发展,人均GDP的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私家车逐渐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人现如今不限满足轿车的使用性、更追求优美外观和较大空间及使用的舒适性。在当前的坏境下SUV成为众多家庭的首先。防撞梁位于汽车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属于车身前后的保护装置。随着SUV车型的普及推广,人们对SUV车型的安全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在SUV前保险杠上安装有防撞梁总成。防撞梁总成的好坏,直接影响了SUV车型的安全性能。在低速碰撞事故中,防撞梁总成必须能够达到完全吸收能量以保护SUV车型及乘车人员的安全,尽量降低财产损失;在高速碰撞中,防撞梁总成要吸收和分散能量,最大的程度的减少对乘车人员的伤害。虽然市场上的防撞梁总成结构和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经常由于企业降成本或者设计不当而直接影响其结构及吸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强度大和吸能效果好的适用于SUV车型的防撞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SUV车型的防撞梁,包括左吸能盒、右吸能盒、线束安装支架、防撞梁内板和骨架本体,所述的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分别铆焊在所述的防撞梁内板的两端,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按照中心对称铆焊在所述的防撞梁内板上,所述的骨架本体和所述的防撞梁内板通过焊接形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的防撞梁内板上设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的半圆形加强筋左右贯穿所述的防撞梁内板上并中间不间断。
优选地,所述的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的棱上分别设有2-3个吸能凹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SUV车型的防撞梁,采用防撞梁内板和骨架本体双层冲压件对焊,极大的增加了防撞梁的自身强度。在吸能盒上对称设置2-3个吸能凹点,在整车碰撞过程中,增大吸能盒的变形量来分散能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乘车人员的伤害。本方案设计的防撞梁具有强度大和吸能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7所示,一种适用于SUV车型的防撞梁,包括左吸能盒1、右吸能盒2、线束安装支架3、防撞梁内板4和骨架本体5;所述的左吸能盒1和右吸能盒2为3-10mm厚度的钣金件焊接而成,其形状类似于长方体,左吸能盒1和右吸能盒2分别铆焊在所述的防撞梁内板4的两端;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3为“L”形状的铁片,按照中心对称铆焊在所述的防撞梁内板4上;所述的骨架本体(5)和防撞梁内板4为弧形的冲压件,为保证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强度,所述的骨架本体5和所述的防撞梁内板4通过焊接形成一体。
为进一步加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强度,在所述的防撞梁内板4上设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形加强筋6,所述的半圆形加强筋6左右贯穿所述的防撞梁内板4上并中间不间断。
为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吸能效果,所述的左吸能盒1和右吸能盒2的棱上分别设有2-3个吸能凹点7。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SUV车型的防撞梁,采用防撞梁内板4和骨架本体5双层冲压件对焊,极大的增加了防撞梁的自身强度。在吸能盒上对称设置2-3个吸能凹点,在整车碰撞过程中,增大吸能盒的变形量来分散能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乘车人员的伤害。本方案设计的防撞梁具有强度大和吸能效果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亿恒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2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逃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行车辅助避障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