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4377.4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丛光;邱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生物 有机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污泥、生物炭、复合微生物菌剂、矿粉粘结剂以及包膜材料;
其中,所述原料按重量比例计,每百份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的组成成分为:污泥75-80份,生物炭10-1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0.5-1份,矿粉粘结剂1-3份,包膜材料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秸秆原料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林业残枝等农林废弃物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固氮菌、光合菌、胶质芽胞杆菌、菌根菌的至少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有效活菌数大于2000亿/g。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粘结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材料为塑料、树脂、石蜡、聚乙烯和元素硫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包膜材料的粒径为100-2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堆肥,利用生物淋滤法去除其重金属元素,再经脱水、杀菌除臭、烘干、及熟化等处理后,得到含水量低于20%的干污泥,投入使用前人工测定其重金属及营养元素成分,确保所制污泥符合国家污泥农用A级标准要求;
(2)将农作物秸秆切割粉碎至直径≤2cm,经450℃-500℃高温裂解3-4小时得到生物炭半成品,进一步研磨、过筛及烘干后,得到粒径为50-60目,比表面积为(80±5)m2/g,pH酸碱度达到9.0,总碳含量≥65%以上的生物炭成品;
(3)将所制得的污泥、生物炭、复合微生物菌剂、矿粉粘结剂以及包膜材料按照75-80∶10-15∶0.5-1∶1-3∶1-3的配比混合并搅拌,混匀后得到中间颗粒;
(4)将步骤(3)中所制造的中间颗粒倒进筛子中过筛,使用圆盘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粒径为3~5mm的复合肥颗粒,再进行烘烤并自然冷却至室温;
(5)利用喷雾器喷洒少量雾化水于步骤(4)所制颗粒表面,利用包膜材料对颗粒进行包裹,进一步干燥并包装、储存,得到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施用量根据当地土壤性质确定,可与常规复合肥配合施用以增加肥效,污泥-生物炭有机复合肥在酸性土壤施肥量为600-800kg/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43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