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电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5634.6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0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岚;黄茂城;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信号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电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先将原始的心电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预处理,在该预处理之后可以有效的去除心电信号中的工频干扰和肌电干扰,而后,利用采集的人体运动加速度信号为参考信号,以预处理后的心电信号为原始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有效的去除伪迹信号。该方法利用运动加速度与运动伪迹的相关性,运动加速度与心电信号的独立性,进行自适应滤波,具有好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适时高精度和高速度的滤波特性,能有效的去除心电信号中的噪声,保留有效心电波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电监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由于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不定期的触发性疾病,为了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需要长期的实时观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实现心电监护的移动化,不但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还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利用移动心电信号进行监护时,由于人体处于活动状态,心电信号中将会引入新的噪声,即运动伪迹,只有消除运动伪迹,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心电信号,如何消除运动伪迹成为移动心电信号采集中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去除伪迹噪声,提供高质量的心电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电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
采集心电信号以及人体运动加速度信号;
将心电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预处理;
以预处理后的心电信号为原始输入信号、人体运动加速度信号为参考输入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以去除伪迹噪声。
可选的,将心电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预处理的方法包括:
按照预定尺度对心电信号进行小波分解,以获得各个分解尺度下的小波近似系数和小波细节系数;
对每个小波细节系数采用软阈值法进行阈值处理;
将阈值处理之后的小波细节系数与小波近似系数进行一维小波重构,以获得降噪预处理之后的心电信号。
可选的,软阈值法中的阈值其中δ为正交小波基下各噪声的均方差,N为数据长度。
可选的,在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之前,根据人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确定步长参数,加速度值越大,则步长越大。
可选的,根据人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确定步长参数的步骤包括:
将人体运动加速度的三轴加速度值分别取一阶导数;
判断一阶导数的最大值所在的阈值区间,若在小于第一阈值的阈值区间内,则认为人体处于第一运动状态;若在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阈值区间内,则认为人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若在大于第二阈值的阈值区间,则认为人体处于第三运动状态,其中,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在人体处于第二运动状态或第三运动状态时,确定步长的值,第三运动状态下的步长的值大于第二运动状态下的步长的值。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心电信号的处理系统,包括:
心电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心电信号;
加速度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体运动加速度信号;
预处理单元,用于将心电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预处理;
自适应滤波单元,用于以预处理后的心电信号为原始输入信号、人体运动加速度信号为参考输入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以去除伪迹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