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5696.7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1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聂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33 | 分类号: | G09G3/32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moled 像素 驱动 电路 方法 | ||
1.一种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1);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作为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作为开关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为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其底栅(BG)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B),顶栅(TG)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T),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D),源极电性连接于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
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接入第一扫描控制信号(S1),源极接入数据信号(Data),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B);
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接入第二扫描控制信号(S2),源极接入预设电压(Vpre),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B);
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接入第三扫描控制信号(S3),源极接入电源电压(VDD),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D);
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接入第二扫描控制信号(S2),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T),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D);
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B),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容(C2)的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T),另一端接地;
有机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阴极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信号(S1)、第二扫描控制信号(S2)、与第三扫描控制信号(S3)均通过外部时序控制器提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及第五薄膜晶体管(T5)均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压(Vpre)为一恒定电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描控制信号(S1)、第二扫描控制信号(S2)、及第三扫描控制信号(S3)相组合,先后对应于一预充电阶段、一阈值电压编程阶段、及一驱动发光阶段;
在所述预充电阶段,所述第一扫描控制信号(S1)提供低电位,第二扫描控制信号(S2)提供高电位,第三扫描控制信号(S3)提供高电位;
在所述阈值电压编程阶段,所述第一扫描控制信号(S1)提供低电位,第二扫描控制信号(S2)提供高电位,第三扫描控制信号(S3)提供低电位;
在所述驱动发光阶段,所述第一扫描控制信号(S1)提供高电位脉冲信号,第二扫描控制信号(S2)提供低电位,第三扫描控制信号(S3)提供高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6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分配管路冷却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像素驱动电路、像素结构及像素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