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5812.5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郑贤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慧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P31/1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黄疸 肝炎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黄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食欲减退,厌油,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部分病人畏寒发热,继而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等出现黄疸;中医认为,黄疸是一种由于湿热郁蒸、寒湿所致以及湿热挟毒,使身体出现以身黄、目黄、尿黄为主证的疾患;目前,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的主要采取治疗方法为西药的抗生素治疗,虽然治愈率很高,但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并且会使患者产生抗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0-15、半枝莲8-10、白芍7-8、茵陈蒿3-5、金钱草6-8、炒黄柏2-4、醋制延胡索4-6、党参6-8、白术3-4、香附子6-8、郁金5-6、制香附2-4、山豆根6-10、柏子仁8-10、爵床6-8、忍冬藤2-4、乌桕皮5-6、木棉根2-4、吴茱萸6-8、冬葵子3-4、菟丝子4-6、枳椇子6-10、麦芽6-8、肋柱花2-4、葫芦茶4-6。
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2、半枝莲9、白芍7、茵陈蒿4、金钱草7、炒黄柏3、醋制延胡索5、党参7、白术3、香附子7、郁金5、制香附3、山豆根8、柏子仁9、爵床7、忍冬藤3、乌桕皮5、木棉根3、吴茱萸7、冬葵子3、菟丝子5、枳椇子8、麦芽7、肋柱花3、葫芦茶5。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根据中医理论,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健脾益气、利胆退黄的功效;对黄疸型肝炎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同时本发明以纯中药配制而成,有配方科学合理,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汤剂,其组成原料的重量(g)为:黄芪12、半枝莲9、白芍7、茵陈蒿4、金钱草7、炒黄柏3、醋制延胡索5、党参7、白术3、香附子7、郁金5、制香附3、山豆根8、柏子仁9、爵床7、忍冬藤3、乌桕皮5、木棉根3、吴茱萸7、冬葵子3、菟丝子5、枳椇子8、麦芽7、肋柱花3、葫芦茶5。
用量及用法: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3-4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患者1,男,57岁,近期内出现持续数天的全身乏力、厌油腻、恶心等症状,继之可见巩膜及皮肤黄染,抽血化验患有黄疸性肝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服一个疗程,诸症减轻,食欲增加,后续服用两个疗程以巩固疗效,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患者2,女,60岁,患黄疸型肝炎数日,伴地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尿黄如茶,皮肤、巩膜发黄等症状,肝区疼痛,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服十余剂,诸症减轻,后巩固疗效服用两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患者3,男,43岁,目、小便俱黄,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疼痛,伴发热、恶心欲呕、身倦乏力,医院诊为黄疸型肝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连服五剂,效果显著,黄染渐消,继续服用1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慧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慧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