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污染治理净化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6248.9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鹄高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8;B01D53/54;B01D53/48;A61L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 | 代理人: | 李新梅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污染 治理 净化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污染治理净化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一个清新、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室内空气污染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来自于生活和装修材料中污染物的异味不但影响人们的心情,而且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同时空气中还存在着各种致病型微生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气清新剂一般只以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不能净化空气,也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而一些室内净化剂虽然能除掉一定的空气污染物,但净化作用较差,而且还带有刺激性气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室内污染治理净化技术,它改善了现有室内净化剂含刺激性气味,净化作用差的缺陷,对室内空气中不同污染物进行净化,净化效果好,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以下步骤:
1.对室内的待净化空气进行加湿,以增加待净化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
2.对加湿后的待净化空气进行降温,则空气中含有较多冷凝的水蒸汽;
3.对加湿、降温后的待净化空气进行对流风吹吸,则待净化空气中的颗粒物很容易附着于冷凝的水蒸汽上,随着对流风一起排出室外;
4.向一次净化后的空气中喷洒强酸溶液将空气中的氮化物、硫化物等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后,再对空气进行降温;
5.向降温后的空气中喷洒水,则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与水反应,从而清除了室内空气中的氮化物、硫化物等;
6.向二次净化的空气中喷洒活性炭颗粒,静待24-72小时后,收集活性炭颗粒移出室内;
7.向三次净化的室内控制中喷洒稀释50-100倍的清香剂溶液,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作为优选,在对加湿、降温后的待净化空气进行对流风吹吸时,可适当在室内增设挡风板,增加颗粒物与冷凝的水蒸汽的撞击,从而最大程度的排出室内的悬浮颗粒物。
作为优选,在向二次净化的空气中喷洒活性炭颗粒后,可对室内空气进行升温,增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改善了现有室内净化剂含刺激性气味,净化作用差的缺陷,不仅对室内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净化,还能对室内空气中的氮化物、硫化物等进行净化,净化效果好,大大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以下步骤:
1.对室内的待净化空气进行加湿,以增加待净化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
2.对加湿后的待净化空气进行降温,则空气中含有较多冷凝的水蒸汽;
3.对加湿、降温后的待净化空气进行对流风吹吸,则待净化空气中的颗粒物很容易附着于冷凝的水蒸汽上,随着对流风一起排出室外;
4.向一次净化后的空气中喷洒强酸溶液将空气中的氮化物、硫化物等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后,再对空气进行降温;
5.向降温后的空气中喷洒水,则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与水反应,从而清除了室内空气中的氮化物、硫化物等;
6.向二次净化的空气中喷洒活性炭颗粒,静待24-72小时后,收集活性炭颗粒移出室内;
7.向三次净化的室内控制中喷洒稀释50-100倍的清香剂溶液,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对加湿、降温后的待净化空气进行对流风吹吸时,可适当在室内增设挡风板,增加颗粒物与冷凝的水蒸汽的撞击,从而最大程度的排出室内的悬浮颗粒物。
在向二次净化的空气中喷洒活性炭颗粒后,可对室内空气进行升温,增强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为:它改善了现有室内净化剂含刺激性气味,净化作用差的缺陷,不仅对室内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净化,还能对室内空气中的氮化物、硫化物等进行净化,净化效果好,大大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鹄高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鹄高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6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