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丁酸梭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6484.0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江凌;吴茜;黄和;刘婷婷;唐苏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33/135;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酸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丁酸梭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所述丁酸梭菌从粪便中药(如白丁香、望月砂、龙涎香、鸡矢白、虫茶、五灵脂、夜明砂、黑冰片等)中分离得到,其分类命名为丁酸梭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中的一种丁酸梭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丁酸梭菌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奶酪、天然酸奶、人与动物粪便及土壤中。丁酸梭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是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1935年,俄罗斯微生物研究所Kingi miyairi博士从人的粪便和土壤中分离出丁酸梭菌,可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具有极强的整肠作用。丁酸梭菌在人体肠道内可体现三大生物特性:第一、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发生。第二、在肠道内能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淀粉酶、蛋白酶等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第三、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营养物质。
白丁香,中药名。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干燥的雀粪,呈圆柱形,有时稍弯曲,长5-8 mm,直径1-2 mm。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质稍硬,易折断。断面棕色,呈粒状。气微腥臭,分布于我国几遍及全境平地。具有消积,明目之功效。常用于积聚,疝气,外用治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龙涎香,在西方又称灰琥珀,是一种外貌阴灰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鲸消化系统的肠梗阻所产生。行气
目前报道的能产丁酸的菌有:丁酸梭菌(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6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