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底部排焦除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6497.8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陶诗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4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底部 除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熄焦底部排焦除尘方法,本方法中采用干熄焦底部排焦溜槽系统实现排焦,干熄焦底部排焦溜槽系统中设置除尘管道和除尘风机相连实现除尘,其特征在于,在除尘管道入口设置格栅以屏蔽掉大颗粒的固体焦炭。本发明具有实施简单,能够更好地避免扬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铁领域中采用的干熄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底部排焦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炭是将煤在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
煤在炭化室炼成焦炭后,应及时从炭化室推出,红焦推出时温度约为1000℃。为避免焦炭燃烧并适于运输和贮存,不能直接送往高炉炼铁,必须将红焦温度降低。一种熄焦方法是采用喷水将红焦温度降低到300°C以下,即通常所说的湿熄焦。而干熄焦工艺,是相对湿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工艺方法,其在节能、环保和改善焦炭质量等方面优于湿熄焦。
申请人所在工厂中,为提高炼焦质量,近年来引进了几套干熄焦装置。在节能环保甚至自发电方面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该干熄焦装置中,底部出焦位置采用了排焦溜槽系统。
上述现有的排焦溜槽系统,其结构和CN203486441U公开的一种干熄焦双叉溜槽装置的结构类似,包括位于上方的接料筒,接料筒上端开设有接料口,接料筒下端和第一叉溜管道和第二叉溜管道连接呈倒Y形,第一叉溜管道和第二叉溜管道上端相接处还设置有切换翻板,切换翻板和位于外部的切换把手相连构成切换机构。其中,为了降低扬尘,第一叉溜管道和第二叉溜管道下部具有折向为竖直向下的一段竖直段,竖直段下端为出料口,这样改变出料方向竖直向下以更好地避免扬尘;其次还进一步设置了除尘管道,除尘管道一端和除尘风机相连,另一端水平连通设置在接料筒下部位置。
但这种现有的结构,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是除尘效果不佳,除尘管道处的集尘口刚好位于溜槽入口空间一半的位置,因此集尘口与溜槽内的焦炭距离较小,甚至在大排量排焦时,焦炭直接接触到集尘口,除尘管道内为负压,直接将焦末、焦丁,甚至块焦吸入管道内淤积,导致除尘管道通风能力降低,吸力变小,进而使得溜槽排焦所产生的粉尘无法正常吸走,溜槽周边粉尘严重。2是第一叉溜管道和第二叉溜管道下端竖直段上端外侧内壁直接承受焦炭冲击,这样一是长期摩擦冲击容易破损导致使用寿命较短,二是消能效果有限,不能有效降低焦炭下滑动能,焦炭冲出出料口时动能大速度快,也容易导致扬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实施简单,设备使用寿命长,能够更好地避免扬尘的干熄焦底部排焦除尘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熄焦底部排焦除尘方法,本方法中采用干熄焦底部排焦溜槽系统实现排焦,干熄焦底部排焦溜槽系统中设置除尘管道和除尘风机相连实现除尘,其特征在于,在除尘管道入口设置格栅以屏蔽掉大颗粒的固体焦炭。
这样,格栅可以一定程度上对焦炭进行阻挡,防止焦炭、焦末、焦丁被吸入除尘管道堵塞,保证了除尘管道的通畅性,保证了除尘效果。
作为优化,在干熄焦底部排焦溜槽系统中设置带弹性的撞击消能板,使得焦炭下料时和撞击消能板碰撞消除掉部分动能速度放缓后出料。这样,更好地避免了出料时速度太快而扬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6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热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修复镉铜污染酸性土壤的钝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