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力分解钙基原料制备可溶性钠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7746.5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3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武;陈敏;李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D3/02 | 分类号: | C01D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分解 原料 制备 可溶性 钠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础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力分解分解钙基原料制备可溶性钠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钨具有的高强度及优异的耐热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其主要来源为黑钨矿及白钨矿;但随着黑钨矿([Fe、Mn]WO4)的逐渐消耗,白钨矿(CaWO4)成为目前最主要的钨来源。白钨矿的冶金工艺分为酸法与碱法。目前最常见的工艺为氢氧化钠搅拌法,该方法是在一定搅拌速度下,控制温度200℃左右,通过加入较多过量的氢氧化钠并控制低液固比来实现钨酸钙的分解,该方法虽已取得了良好的工业应用成果,但过高的温度和碱用量对设备及工艺操作要求较高,因此白钨矿的碱法工艺在温度、碱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
同时,氟化工产品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工、冶金、电子、轻工、医药、农业等领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主要包括氟化钾、氟化钠、氟化铝、氟化氢铵等无机氟化盐及有机氟化物等产品,其中,无机氟化工是氟化工的基础。目前,氟主要来源于萤石与磷肥副产品氟硅酸,但以氟硅酸为原料的路线还处于起始发展阶段,工艺尚不成熟。随着萤石资源的日益紧缺,如何高效利用萤石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无机氟化盐的制备主要以氟化氢为原料,与金属的氧化物、碳酸盐或氢氧化物反应制得。萤石是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硫酸-萤石路线是目前最基本的氟化氢生产工艺,其原理是过量的高浓度的硫酸在200~400℃下与萤石中的氟化钙反应,制得粗氟化氢,经过硫酸洗涤、精馏后得到氟化氢产品。这一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同时,高温、高酸度条件下设备腐蚀严重,热量损耗大,该工艺虽经过不断改进,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或解决,在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上均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氟化氢具有强腐蚀性且有剧毒,一旦逸出,无疑会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高效、安全、清洁的开发白钨矿、萤石等不溶性钨、氟资源,构建一种新的冶金工艺,开发含钨、氟中间体的绿色制备技术将日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力分解钙基原料制备可溶性钠盐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的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有用元素回收率高,适合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力分解钙基原料制备可溶性钠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机械力研磨手段,将钙基原料、碱源和碱基钙固定剂混合,然后放入磨机中进行研磨,控制球料比为25~50,研磨速度为400~800rpm,研磨时间为60~240min,得粉末产品;
2)将所得粉末产品置于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回收上清液,即得相应的钠盐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干燥(常压,100℃),即可得到可溶性钠盐固体产品。
上述方案中,所述钙基原料为市售钨酸钙、氟化钙工业产品、钨酸钙矿物或氟化钙矿物等。
上述方案中,所述钨酸钙为白钨矿,其中CaWO4的质量含量不低于80%。
上述方案中,所述氟化钙矿物为萤石,其中CaF2的质量含量不低于65%。
上述方案中,所述碱源为氢氧化钠。
上述方案中,所述碱基钙固定剂为含Al物质或原硅酸(分析纯)。
上述方案中,所述含Al物质为氢氧化铝(分析纯)或含铝矿物。
上述方案中,所述含铝矿物包括但不限于高岭土、铝土矿等。
上述方案中,所述铝土矿包括但不限于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等。
上述方案中,所述磨机包括但不限于行星式球磨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钙基原料的添加量以其引入的钨酸钙或氟化钙为准,其中钙基原料与碱源的添加量关系为:1/4<n(钨酸钙或氟化钙):n(碱源)<1/2。
上述方案中,所述钙基原料的添加量以其引入的钨酸钙或氟化钙为准,含Al物质的添加量以其引入的氢氧化铝含量为准;其中钙基原料与含Al物质的添加量关系为:1<n(钨酸钙或氟化钙):n(氢氧化铝)<3。
上述方案中,所述钙基原料的添加量以其引入的钨酸钙或氟化钙为准,原硅酸的添加量以其引入的SiO2为准;其中钙基原料与原硅酸的添加量关系为:1/3<n(钨酸钙或氟化钙):n(SiO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7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