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9910.6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吉达喷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10 | 分类号: | C09D163/10;C09D5/03;C09D5/08;C09D7/12;C08G59/17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紫外 光固化 粉末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涂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环保型涂料,它具有涂装效率高,防护性和装饰性能好等优点,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重视,从而获得持续快速发展。
传统的粉末涂料因其固化温度高只能用于金属材料,而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则因其固化温度低、表观平整度高可应用于各类热敏材料。但现有的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在100-120℃低熔融温度时涂层表面易产生橘皮,并且固化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固化时间短,涂膜附着力高且不会产生橘皮,同时涂膜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包括的原料有:环氧丙烯酸树脂、纳米复合填料、光引发剂、光敏剂、流平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占70%-75%,所述纳米复合填料占11%-15%,所述光引发剂占8%-12%,所述光敏剂占2%-5%,所述流平剂占1%-4%;所述环氧丙烯酸树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成分:环氧树脂30-40份、丙烯酸50-60份、三乙胺5-8份、二甲基苯胺2-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芳茂铁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复合填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的混合质量比为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环氧丙烯酸树脂原料,并通过添加合理配比的纳米复合填料、光引发剂、光敏剂、流平剂,使获得的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时间短,涂膜附着力高且不会产生橘皮,同时涂膜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制备环氧丙烯酸树脂:取环氧树脂30份、丙烯酸60份、三乙胺7份、二甲基苯胺3份,混合后经合成反应得到环氧丙烯酸树脂;
制备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取上述制得的环氧丙烯树脂70%、纳米二氧化硅5%、纳米碳酸钙10%、芳茂铁盐12%、光敏剂2%、流平剂1%,混合用螺杆挤出机挤出,再经冷却、破碎、过筛得到所述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实施例二:
制备环氧丙烯酸树脂:取环氧树脂35份、丙烯酸55份、三乙胺8份、二甲基苯胺2份,混合后经合成反应得到环氧丙烯酸树脂;
制备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取上述制得的环氧丙烯树脂72%、纳米二氧化硅4%、纳米碳酸钙8%、芳茂铁盐9%、光敏剂5%、流平剂2%,混合用螺杆挤出机挤出,再经冷却、破碎、过筛得到所述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实施例三:
制备环氧丙烯酸树脂:取环氧树脂40份、丙烯酸50份、三乙胺6份、二甲基苯胺4份,混合后经合成反应得到环氧丙烯酸树脂;
制备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取上述制得的环氧丙烯树脂75%、纳米二氧化硅4%、纳米碳酸钙8%、芳茂铁盐8%、光敏剂3%、流平剂2%,混合用螺杆挤出机挤出,再经冷却、破碎、过筛得到所述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环保型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采用环氧丙烯酸树脂原料,并通过添加合理配比的纳米复合填料、光引发剂、光敏剂、流平剂,使获得的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时间短,涂膜附着力高且不会产生橘皮,同时涂膜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吉达喷涂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吉达喷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9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