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0580.2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沈鑫;曹敏;张林山;马红升;翟少磊;周年荣;闫永梅;黄星;李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电子 组合 互感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组合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合并单元,其中,所述组合传感器包括低功率铁心线圈、空心线圈、光学电压传感器和取能线圈,所述合并单元连接有同步脉冲发生模块,且所述同步脉冲发生模块还与所述组合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中的任一模块相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改进了现有空心线圈的结构,提高了所述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的测量精度,并具有较高的保护精度,符合智能电网的测量、保护精度日益提高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互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热点,是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智能电网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数字化变电站发展迅速,在数字化变电站中,计量电路由电子式互感器、光纤网络和数字式仪表组成。
电子式互感器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压或电流传感器组成,用以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电路。在数字接口的情况下,通过合并单元输出测量信息。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完全取代了常规的电磁式和电容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不再是电流、电压模拟量信号,而是满足IE电容C61850-9和IE电容C60044-8标准的数字信号,测量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现有的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因其可以同时采集多路信号,同时满足测量、保护不同精度等优势而应用广泛。
但现有的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只是把不同类型互感器结合在一起,并未做出改进,因此测量、保护等精度的提高有限,目前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精度最高0.1级。随着电网的保护功能不断丰富,电网参数的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提高互感器的计量精度的需求日益急迫,提供一种高测量精度的互感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以提高现有技术中的互感器的测量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相电子式组合互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组合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合并单元,所述组合传感器包括低功率铁心线圈、空心线圈、光学电压传感器和取能线圈,其中:
所述低功率铁心线圈、所述空心线圈和所述光学电压传感器并联连接,所述取能线圈与所述光学电压传感器连接;
所述空心线圈包括串联的两个导线绕向相反的空心子线圈,所述空心子线圈的线匝为均匀绕制,每线匝线圈横截面相等,且所述空心子线圈包括两层线圈,所述两层线圈之间由过孔连接导通,在外层线圈线匝之间的空隙中通过所述过孔连接有小线匝,所述小线匝的线匝长度为所述外层线圈线匝长度的一半;
所述合并单元连接有同步脉冲发生模块,且所述同步脉冲发生模块还与所述组合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中的任一模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取能线圈包括依次连接的取能线圈本体、高压隔离保护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和降压模块,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和降压模块之间连接有过压保护模块,所述降压模块连接三个并联的DC/DC模块作为所述取能线圈的供电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高压隔离保护模块包括放大单元、比较单元、负反馈单元和调整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放大单元连接所述调整输出单元,所述放大单元用于对所述高压隔离保护模块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负反馈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调整输出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负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调整输出单元的输出信号传输至所述比较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05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