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档预同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0676.9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0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档预 同步 装置 | ||
1.一种倒档预同步装置,其包括换档塔套筒和叉口架总成,所述叉口架总成包括在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上布置的非倒档叉口架和倒档叉口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档塔套筒为金属板卷成的圆筒状,包括设置于其上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
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一受动部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驱动部接触和分离的第二受动部,所述第一受动部具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在倒档预同步过程中防止所述第一受动部相对于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转动,
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一受动部、所述第二受动部如此设置,使得:
倒档预同步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受动部脱离接触之后,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受动部发生接触,使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动部具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使得所述第一受动部在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单方向旋转并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为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所述第一受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一叉脚的受动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为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所述第一受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一叉脚的受动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换档塔套筒从倒档位置移出后,所述突起与所述受动爪接触并使所述受动爪抵抗所述弹性构件的偏压转动,随后所述突起与所述受动爪脱离接触,所述换档塔套筒回到空档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和所述第二受动部中的至少一者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周壁上冲出孔,而在所述孔的沿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周向延伸的壁上形成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形成所述第二驱动部,
通过对所述非倒档叉口架进行冲压而在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二叉脚的面对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壁上形成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形成所述第二受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包括沿相对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斜面,
在倒档预同步过程中,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受动爪的顶端接触,所述受动爪的另一端的伸出部压靠所述非倒档叉口架的第一叉脚,从而防止所述受动爪转动,所述受动爪在所述第三斜面的推压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带动所述非倒档叉口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其中,所述伸出部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动爪的顶端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第三斜面接触的第四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相对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对于所述换档塔套筒的轴线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档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所述换档塔套筒进行冲压而使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周壁的一部分向所述换档塔套筒的径向外侧突出而形成所述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06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动阀及其线圈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