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隔离型三电平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0882.X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郎学斌;孟向军;牛化鹏;张海龙;姚为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M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电感 隔离 电平 双向 直流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具体涉及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隔离型三电平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人类主要的能源获取仍依托于化石能源的消耗,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开发不仅是人类面临能源枯竭的威胁,同时也给人类生活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危害。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转换技术的不断革新,世界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成熟。这其中,应用于电能变换技术中的直流-直流变换器在能量储存、交换和转换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于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入输出纹波、能量的双向流动性、升压/降压比、效率有着不同的要求。
理想的直流-直流变换器有低输入输出纹波、高升降压比、高效率等特征。传统的Buck/Boost型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由于其电路结构简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单个功率器件耐压高,开关应力大,开关损耗大,输出纹波大等技术短板很大程度上限值了其更进一步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交错并联、三电平拓扑等技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或者某一方面克服和减弱了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存在的上述问题,但往往不能较全面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耦合电感的隔离型三电平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纹波小,开关管的损耗小,并且结构较为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带耦合电感的隔离型三电平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高压侧输入电容、低压侧输入电容、高压侧电源、低压侧电源、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以及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滤波电感、第二耦合滤波电感;
高压侧电源的正极与高压侧输入电容的一端及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接,高压侧输入电容的另一端与低压侧输入电容的一端、第三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及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接,低压侧输入电容的另一端与高压侧电源的负极及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四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及第二耦合滤波电感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一耦合滤波电感的同名端及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一耦合滤波电感的非同名端与低压侧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第二耦合滤波电感的同名端与低压侧电源的负极相连接;
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及负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及集电极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及负极分别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及集电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及负极分别与第三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及集电极相连接,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及负极分别与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及集电极相连接。
还包括低压侧输出电容,其中,低压侧输出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耦合滤波电感的非同名端及第二耦合滤波电感的同名端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带耦合电感的隔离型三电平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及第四功率开关管,其中,各功率开关管均反并联二极管,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及第四功率开关管串联组成“1”字型三电平桥臂结构,从而减少单个功率开关管的耐压及开关应力,提高第一耦合滤波电感及第二耦合滤波电感上的纹波频率,降低第一耦合滤波电感及第二耦合滤波电感的电流纹波,同时利用第一耦合滤波电感及第二耦合滤波电感将电路分为两级输出,使得电路结构更加对称,从而有效的降低变换器的体积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在工作模态一下的电流流通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工作模态二下的电流流通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工作模态三下的电流流通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工作模态四下的电流流通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Buck工作模式下占空比大于0.5输出波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Buck工作模式下占空比小于0.5输出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08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变换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IGBT驱动信号互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