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锥保持架一次压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6325.9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7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乃达;陈仁波;刘校辉;郭建民;徐号亮;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固耐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12 | 分类号: | B21D53/12;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保持 一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锥保持架一次压坡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圆锥滚子轴承广泛用于汽车、轧机、矿山、冶金、塑料机械等行业,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一种标准件,通常为分离型的结构,即由带滚子与保持架组件的内套圈和可分离的外套圈组成,保持架的作用是分隔固定圆锥滚子,引导圆锥滚子在滚道上滚动,防止圆锥滚子之间的直接接触,提供润滑空间,使摩擦和热量生成降至最低。圆锥保持架上有许多等距离的窗孔,用来隔离和引导圆锥滚子,其中,窗孔之间的连接部分称为窗孔梁,起到连接和增加保持架强度的作用。冲制而成的窗孔的内侧面与侧面形成的直角,不利于圆锥滚子的固定和滚动,压坡工序就是用压坡冲头将窗孔内侧面与侧面形成的直角线冲压出一个斜坡面,该斜坡面与圆锥滚子表面基本相符,以减少窗孔与圆锥滚子间的摩擦,提高保持架强度、改善与滚动体的接触性能、加强轴承运转的灵活性,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轴承的质量。
如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保持架压坡模具示意图,包括支撑台10、锥形主滑体20、弹簧30和若干个凸模40,支撑台10的内壁面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与凸模40相对应的导向槽,凸模40的外壁置于相应的导向槽内,且其内侧壁与主滑体的侧壁相接触,若干个凸模40的外部沿周向缠绕有多圈弹簧30,支撑台10由升降机构驱动下移带动若干个凸模40同时沿主滑体侧壁滑动张开,使得凸模上的冲头能够对保持架上的多个窗孔进行一次压坡,工作效率高。
但该压坡模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该压坡模具中的弹簧仅仅利用其自身弹性作用以起到对若干凸模进行紧固的作用,使得若干个凸模在滑动过程中,确保其内侧壁与主滑体的侧壁始终接触,但是压坡过程中,弹簧对凸模的作用力比较复杂,难以精确保证各个凸模的受力保持一致,且由于凸模的外侧壁相对比较光滑,弹簧向外拉伸或向内收缩时,容易沿凸模的外侧壁上下滑动,导致凸模对保持架窗孔压坡的施力方向及大小发生改变,难以保证圆锥保持架的压坡质量,降低工作效率;此外,随着若干个凸模沿主滑体侧壁滑动向下张开或向上收拢过程中,弹簧会相应的向外拉伸或向内收缩,一方面弹簧受到的疲劳强度较大,长时间使用后,疲劳受损严重,导致凸模对保持架的作用力不够,难以实现压坡效果,压坡时甚至出现凸模的内侧壁脱离主滑体的侧壁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弹簧与凸模表面直接接触摩擦,在损伤凸模表面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弹簧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出现的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圆锥保持架一次压坡模具,通过在凸模的外部设置收缩机构,利用收缩机构中的每个弹性回复机构,对相应的凸模进行支撑定位,若干个凸模沿内滑体同时下滑对圆锥保持架进行压坡过程中,使得每个凸模受到的径向力保持一致,该过程移动稳定,同步性能好,压坡精度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圆锥保持架一次压坡模具,包括底座、下支撑座、下模具座、内滑体以及均布在内滑体侧壁上的若干个凸模,所述内滑体的外形为锥形,内滑体的下部置于底座内,其上部位于底座上方,下支撑座和下模具座自下而上依次套设于若干个凸模的外部;所述下模具座的内壁面向内延伸第一导向部,该第一导向部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与凸模相对应的定位槽,凸模的外侧壁置于定位槽内,其底部置于下支撑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设置在下支撑座的上方并套设于若干个凸模的外部,收缩机构包括上模具座和若干个与凸模相对应的弹性回复机构,上模具座的侧壁沿其周向水平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弹性回复机构置于相应的定位孔内,定位孔的外侧端部均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弹性回复机构包括顶头和设于其中的回复弹簧,顶头的内侧端与相对应的凸模相抵触,其外侧端与相应的定位孔相通,回复弹簧的一端与顶头的内侧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相抵触。
作为改进,所述下支撑座、下模具座及上模具座均与内滑体同轴设置,弹性回复机构与底座平行设置,确保压坡过程中若干个凸模沿径向移动距离及沿内滑体侧壁的滑动行程相等,实现自动定位,防止压坡过程中发生偏心,导致压坡不一致。
作为改进,所述顶头整体为圆筒状,其内侧端为半球形,外侧端为开口状,顶头的长度小于定位孔的深度。
作为改进,所述顶头的轴线延长线均过内滑体的横截面的圆心,一方面对顶头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降低压坡时的轴向位置误差;另一方面确保每个顶头对相应凸模的作用力大小及方向相同,从而使得保持架上的多个窗孔的压坡一致,提高保持架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固耐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固耐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6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