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侧门锁的儿童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7980.6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付维诺;张振海;王晶磊;崔志伟;吴贤聪;廖可心;郭胜杰;郭建睿;张传坤;王建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26 | 分类号: | E05B77/2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门 儿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置在汽车侧门锁锁体内的内开启机构与外开启机构之间的汽车侧门锁的儿童锁结构,通过锁止和解锁两种位置来控制所述内开启机构与所述外开启机构的脱离与结合,以实现其功能;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预设直线运动行程的儿杆操纵臂,以及由所述儿杆操纵臂驱动以实现同步直线位移的儿杆联动板;所述直线运动行程的两端分别设计为儿童锁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儿杆操纵臂、儿杆联动板、下壳体、上壳体和内外开启机构等零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儿童锁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后排儿童在不小心触动车内开启手柄的情况下,打开后车门,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侧门锁,特别是一种汽车侧门锁的儿童锁结构,属于汽车锁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侧门锁功能越来越多,早已不仅满足于常用功能,如锁闭/开启,锁止/解锁等;其中儿童锁功能是一种较为实用功能,一般应用于汽车后排位置门锁,目的是防止汽车行驶中,后排儿童在不小心触动车内开启手柄的情况下,打开后车门,导致危险事故发生;儿童锁功能由此诞生,可以使后排门关上后,儿童锁保持锁止状态,从而无法通过内开启手柄打开车门,保证后排儿童的安全。
但是,现有的汽车儿童锁的结构设计过于复杂,而且由于结构设计的局限性,其安全性能不够满足使用需要,往往存在内开启机构操作失误,将锁止状态的儿童锁解锁,从而使儿童锁失去应用的安全功能保障,严重影响车上儿童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汽车儿童锁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捷、操作性能稳定可靠、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汽车侧门锁的儿童锁结构。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侧门锁的儿童锁结构,配置在汽车侧门锁锁体内的内开启机构与外开启机构之间,通过锁止和解锁两种位置来控制所述内开启机构与所述外开启机构的脱离与结合,以实现其功能;
特殊之处在于,其包括:
具有预设直线运动行程的儿杆操纵臂,以及由所述儿杆操纵臂驱动以实现同步直线位移的儿杆联动板;所述直线运动行程的两端分别设计为儿童锁的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
当外力操纵儿杆操纵臂使其同时推动儿杆联动板至锁止位置时,所述内开启机构与所述儿杆联动板脱离,使之无法间接将力传递至外开启机构,内开启操作失效;当外力操纵儿杆操纵臂带动儿杆联动板复位至解锁位置时,锁体的内开启机构与所述儿杆联动板结合,所述内开启机构通过所述儿杆联动板间接的驱动外开启机构开锁,内开启操作恢复正常。
所述儿杆操纵臂滑动安装于锁体上壳体预留的直线导槽内,其具有嵌套于直线导槽内周的活动安装端,由外力推拉的外露操纵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儿杆联动板的内部联动端;
为了提高本发明儿童锁锁止功能的可靠性,所述儿杆操纵臂的活动安装端外周包覆有弹体性,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儿杆操纵臂活动安装端与上壳体的直线导槽之间,用于提供二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以避免儿杆操纵臂的松动脱落;
所述儿杆操纵臂的活动安装端为环形套结构,在所述环形套结构的外周包覆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位置及厚度大小的设计应满足二者之间的摩擦阻力。
所述儿杆操纵臂的外露操纵端为贯穿并伸出至汽车侧门的面板孔的操作手柄;
所述儿杆操纵臂的内部联动端为能够连接所述儿杆联动板并对其提供预定转向行程的曲线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7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鹰嘴豆豆芽汁茶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链条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