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蒸汽伴热蝶阀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8405.8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岑进肖;陈海锋;余列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大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4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伴热蝶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全蒸汽伴热蝶阀。
背景技术
目前,当人们采用蝶阀来输送一些高粘度介质时,为防止介质冷却凝固,通常需要对蝶阀进行保温处理,但现有的保温处理通常只是在阀体外表面设置保温夹套,这样的保温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更好的全蒸汽伴热蝶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蒸汽伴热蝶阀,包括有阀杆、蝶板、阀体、以及环绕于该阀体外并固定在该阀体上的保温夹套,所述保温夹套与阀体外表面之间形成保温流腔,所述的保温夹套上还设有与所述保温流腔相通的夹套蒸汽进口和夹套蒸汽出口,所述的阀杆穿设在阀体上,蝶板位于阀体内腔中,并固定在阀杆上,所述阀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蒸汽进入通道和蒸汽输出通道,所述的蝶板上设有一圈蒸汽流腔,所述的蝶板上还设有与所述蒸汽流腔相通的蝶板蒸汽进口和蝶板蒸汽出口,所述蝶板蒸汽进口与阀杆上的蒸汽进入通道之间、以及所述蝶板蒸汽出口与阀杆上的蒸汽输出通道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发明除了在阀体外设置保温夹套,还在蝶板上设置一圈蒸汽流腔,并使所述蒸汽流腔通过连接管与阀杆上的蒸汽进入通道和蒸汽输出通道连接,因此使得蒸汽不仅可在阀体外的保温流腔中循环流通,而且还可通过阀杆进入到蝶板上的蒸汽流腔中循环流通,从而极大地改善了蝶阀的保温效果。
本发明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蝶板与阀体之间还设有弹性密封圈,蝶板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置弹性密封圈的环形缺口槽,弹性密封圈的轴向内端面与环形缺口槽底面之间夹装有板簧和锥形压圈,且所述锥形压圈对应位于板簧和弹性密封圈之间,锥形压圈的大径端抵靠在板簧上,锥形压圈的小径端嵌入弹性密封圈的轴向内端面中,弹性密封圈的轴向外端面上压装有压板,且所述压板通过螺钉与蝶板锁紧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板簧和锥形压圈的设置,不仅可更好地限位固定弹性密封圈,而且还能使弹性密封圈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从而大大提升蝶板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进入、输出通道的中心轴线优选与阀杆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这样设置,可有效避免阀杆在带动蝶板旋转时对流通的蒸汽造成偏心力。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管为弹性连接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给出了一种全蒸汽伴热蝶阀,包括有阀杆1、蝶板2、阀体3、以及环绕于该阀体3外并固定在该阀体3上的保温夹套4,所述保温夹套4与阀体3外表面之间形成保温流腔5,所述的保温夹套4上还设有与所述保温流腔5相通的夹套蒸汽进口41和夹套蒸汽出口42,所述的阀杆1穿设在阀体3上,蝶板2位于阀体3内腔中,并固定在阀杆1上,所述阀杆1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蒸汽进入通道11和蒸汽输出通道12,所述的蝶板2上设有一圈蒸汽流腔21,所述的蝶板2上还设有与所述蒸汽流腔21相通的蝶板蒸汽进口22和蝶板蒸汽出口23,所述蝶板蒸汽进口22与阀杆1上的蒸汽进入通道11之间、以及所述蝶板蒸汽出口23与阀杆1上的蒸汽输出通道12之间均通过弹性连接管6连接。所述蒸汽进入通道11、蒸汽输出通道12的中心轴线优选与阀杆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发明除了在阀体3外设置保温夹套4,还在蝶板2上设置一圈蒸汽流腔21,并使所述蒸汽流腔21通过连接管6与阀杆1上的蒸汽进入通道11和蒸汽输出通道12连接,因此使得蒸汽不仅可在阀体3外的保温流腔5中循环流通,而且还可通过阀杆1进入到蝶板2上的蒸汽流腔21中循环流通,从而极大地改善了蝶阀的保温效果。
此外,所述的蝶板2与阀体3之间还设有弹性密封圈7,蝶板2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置弹性密封圈7的环形缺口槽24,弹性密封圈7的轴向内端面与环形缺口槽底面241之间夹装有板簧8和锥形压圈9,且所述锥形压圈9对应位于板簧8和弹性密封圈7之间,锥形压圈9的大径端抵靠在板簧8上,锥形压圈9的小径端嵌入弹性密封圈7的轴向内端面中,弹性密封圈7的轴向外端面上压装有压板10,且所述压板10通过螺钉101与蝶板2锁紧固定。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板簧8和锥形压圈9的设置,不仅可更好地限位固定弹性密封圈7,而且还能使弹性密封圈7始终处于膨胀状态,从而大大提升蝶板2与阀体3之间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大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大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8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阀机构
- 下一篇:直接使用的直动式压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