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9760.7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樊世超;李卫星;金小明;晁璞璞;齐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等效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单个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并网仿真模型,其中,所述并网仿真模型包括设置故障恢复期间的有功功率恢复速率的暂态控制模块;
根据所述并网仿真模型对单个并网光伏发电单元进行故障仿真试验,获取不同电压跌落深度和持续时间下所述并网光伏发电单元在并网点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将不同电压跌落深度和持续时间下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分别存储到相应的离线数据库中;其中,所述并网点为光伏电站中各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公共连接点;
根据光伏电站实时测量的电压跌落深度和持续时间,选择各个并网光伏发电单元匹配的离线数据库,根据各个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从所述匹配的离线数据库中选择相应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当所述暂态控制模块启用时,根据有功功率响应相似性对选择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进行聚类分群,得到多个发电机组群;
计算各个发电机组群的第一等值参数和对应的集电线路的第二等值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等值参数和第二等值参数建立光伏电站的等值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不同电压跌落深度和持续时间下所述并网光伏发电单元在并网点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个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类型分别设定各个并网光伏发电单元运行工况的最小阈值和最大阈值;
获取从所述最小阈值至所述最大阈值范围内不同电压跌落深度和持续时间下所述并网光伏发电单元在并网点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有功功率响应相似性对选择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进行聚类分群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将对应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划分为大功率工况对应的发电机组群;
若所述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小于预设的第一功率阈值,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将对应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划分为中功率工况对应的发电机组群;
若所述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小于预设的第二功率阈值,将对应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划分为小功率工况对应的发电机组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暂态控制模块禁用时,将整个光伏电站划分为一个发电机组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有功功率响应相似性对选择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进行聚类分群,得到多个发电机组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各个发电机组群中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数目;
若存在第一发电机组群中并网光伏发电单元的数量小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群并入到与其运行工况相近的发电机组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群并入到与其运行工况相近的发电机组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合并后每个发电机组群的平均有功功率输出值;
根据合并后的发电机组群中相邻发电机组群的平均有功功率输出值对合并后的发电机组群进行再次合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电站等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合并后相邻发电机组群的平均有功功率输出值对合并后的发电机组群进行再次合并的步骤包括:
若合并后的发电机组群中相邻两个发电机组群的平均有功功率输出值之差满足设定条件,判断合并后的发电机组群是否满足等效建模等值精度的约束条件;
若满足,对合并后的发电机组群中相邻两个发电机组群进行再次合并;
其中,所述设定条件如下:
ΔP=Pavgi-Pavgj<0.1Pn,
式中,ΔP为合并后的发电机组群中相邻两个分群的平均有功功率输出值之差,Pavgi和Pavgj分别是合并后的第i个发电机组群的平均有功功率输出值和合并后的第j个发电机组群的平均有功功率输出值,Pn为光伏发电单元的额定有功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97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容型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
- 下一篇:密绕线圈盘和电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