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发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0638.1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2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圣;吴国祯;温伟值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38;H01L3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邱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发光 结构 | ||
1.一种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板;
第一掺杂态半导体层,配置于所述基板上;
发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掺杂态半导体层上;
第二掺杂态半导体层,配置于所述发光层上;
第一导体,配置于所述第一掺杂态半导体层上,并包含一电极用以连接外部电源,以及
彼此分离的多个接面,由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掺杂态半导体层接触所形成;
其中,所述多个接面之面积随着远离所述电极而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不导电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的配置图案包括线型、网状型或点状型的分布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体积大于其他所述第一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态半导体层包括平台部及下陷部,所述发光层及所述第二掺杂态半导体层配置于所述平台部上,且所述第一导体配置于所述下陷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材料层配置于所述下陷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透明材料层,配置于所述第二掺杂态半导体层上,其中所述透明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掺杂态半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一接面;以及
第二导体,连接至所述第二掺杂态半导体层,其中所述第二导体与所述第二掺杂态半导体层之间形成第二接面,且所述第二接面的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一接面的电阻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材料层为一电传导层。
9.一种半导体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板;
N型半导体层,配置于所述基板上;
发光层,配置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
P型半导体层,配置于所述发光层上;
一电极,用以连接外部电源;以及
至少一第一导体,配置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包括彼此分离的多个接面,所述多个接面之面积随着远离所述电极而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结构,还包括透明材料层配置于所述N型半导体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06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LED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压力锅钢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