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柱悬臂式家庭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1424.6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16 | 分类号: | B66B9/16;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家庭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发明涉及一种别墅家庭电梯[B66],其结构为单柱悬臂,背包式工作:轻质 轿厢固定于L形的轿架[12]上,L型轿架依附于立柱两侧安装的T型导轨[7]上;轿架上下端 沿T型导轨分别装有三面滚动导靴;立柱顶端装有曳引机[9]、限速器[4],牵引绳为链条 [13],微型重锤[11]装在立柱方管内;轿架侧增加了偏心契块卡钳[8],当断绳时,偏心契块 卡钳卡在立柱上保护轿厢不下坠;聚氨酯缓冲器[15]安装于L型轿架的下端侧面;控制柜为 220V电源供电的VVVF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安装在顶层墙体内;本设备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安 全保障,方案新颖,基本上做到了在无机房,无配重状态下的电梯运行。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梯结构是曳引式的,轿厢侧为主导轨,配重侧为副导轨,曳引时轿厢和配 重各自按约束在轨道内的轨迹上进行上下运行;同时为保障运行安全,设置了底坑缓冲,顶 部防止冲顶的上超保护,以及防止坠落的安全钳超速保护;这些安全措施已纳入国标强制 执行标准,正因为这样,电梯一度显得很复杂,特别是底坑深度及机房高度使土建成本增加 不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别墅家庭电梯的发展。
中国专利200720094481.2公开了一种L型的家庭电梯,由单柱支撑牵引;其有一定 创造性,但对配重仍按常规方法配置,这样做的结果还是得考虑底坑深度及顶层高度问题; 就是说:配重的存在虽然解决了曳引平衡问题,但带来的副作用是占地面积大,冲顶坠底的 有效防护要求较高。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无配重、无机房的全新结构电梯;当然不是置 于安全不顾而为之,而是首先解决新型结构的安全保障措施,其形式实验达到安全标准的 情况下,再来考虑设备运行可行性:对于链条传动方案,其有较好的抗曳引轮打滑能力,这 样就可以将配重降至最低仅几公斤的重量;经过实验得知:1:1曳引情况下,负载2000Kg,配 重侧仅需20Kg就可以完成曳引;如此好的结果应用于家庭电梯是最好的选择。
发明内容
一种单柱悬臂式家庭电梯:轻质轿厢固定于L形的轿架[12]上,轿架上下端分别装 有三面滚动导靴,轿架下端位置还装有安全钳[14],由限速器[4]使能动作;立柱两侧安装T 型导轨;立柱顶端装有曳引机[9]、限速器[4],牵引绳为链条[13],微型重锤[11]装在立柱 方管内;轿架侧增加了偏心契块卡钳[8],当断绳时,偏心契块卡钳卡在立柱上保护轿厢不 下坠;聚氨酯缓冲器[15]安装于L型轿架的下端侧面;控制柜为220V电源供电的VVVF变频调 速控制系统,安装在顶层墙体内。
本发明专利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利用链条的超强抗打滑能力,在无配重情况下实现电梯曳引;上行时,曳引力为负载加 上轿厢轿架自重,400Kg的负载,0.4M/S的速度,1.2Kw的曳引机就可以完成;下行时,负载向 曳引机做功,由变频器的能耗制动单元完成能量转换,保持电梯平稳运行;因速度较低,底 坑缓冲距离仅为0.3+0.035V2(m),约为0.3米,接近于无底坑。并且缓冲器置于侧边,轿厢 底部空间得到更好的保障;为防止断绳,还在轿架侧增加了偏心契块卡钳[8],当断绳时,偏 心契块卡钳卡在立柱上保护轿厢不下坠;上层空间可以做得更小,因为电梯自重的原因永 远不会出现上行超速制动。
有益效果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的有益的效果是,节约井道空间,从总的设备综合造价及 家庭土建制约性来看,设备性价比相当高,适用性很强。
附图说明
1,井道墙体2,井道玻璃罩3,轿厢4,限速器5,轿门6,厅门7,导轨8,契块卡 钳9,曳引机10,立柱11,微型重锤12,轿架13,链条14,安全钳15缓冲器
图1是升降装置工作平面及立面示意图:单柱悬臂式家庭电梯;速度0.4M/S,载重 400Kg,最大层站5层,最高提升高度18米;缓冲器安装于L型靠近轨道的下方,轿箱底部全部 悬空。
图2是升降装置的三面滚轮工作示意图,安装于L型轿架上。
图3是升降装置在L型墙面的安装工作示意图,其他两面因不承重而可以以轻质材 料隔离,,或用玻璃墙面以增加美感。
图4是升降装置在一字型墙面的安装工作示意图,其他三面因不承重而可以轻质 材料隔离,或用玻璃墙面以增加美感。
图5是轿箱立体示意图。
图6是一种可行的工程平面图。
应用举例有一客户的别墅,其房屋结构顶层高度3300,井道截面为1400*1400;这 种环境[图6],标准规格的电梯是无法安装投入使用的,但采用本专利方案,可实现400Kg的 电梯配置。GB7588-2003国标5.7.1.1要求的顶层高度4个条件,是针对有配重的曳引式电梯 的安全保护措施,因本专利没有配重,轿厢没有自行上升的惯性能量源释放,所以其第一, 第二,第四条件可以回避,只考虑第三条件,轿顶顶层空间须有一个不小于0.5*0.6*0.8的 人体躲避空间,这个条件明显可以满足;以上结构设计是专门为用户特殊环境情况下进行 的,在正常情况下还是要求按国标留够足够的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1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挡汽车及其油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户外伸缩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