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种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2262.8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俊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40470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种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技术。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其产量高、营养丰富、味道佳,深受 大众喜爱。马铃薯可作为蔬菜制作佳肴,亦可作为主粮。每人天吃0.25公斤的 新鲜马铃薯,就能产生100多千卡的热量,而且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所以 马铃薯可作为主食。在2010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达到了3亿2418万1889 吨,中国是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7500万吨。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 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 面积的三分之一。
目前马铃薯的种植中,多采用赤霉素溶液浸泡的方法进行前处理,赤霉素最 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也可以打破休眠和促进细胞的分裂,进而促进营 养生长。由此可见,用赤霉素溶液并不能有效的促进马铃薯生根,影响马铃薯 在土壤中吸收营养,不利于马铃薯幼苗的健壮成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种植技术,该方法能够促进播种后的马铃 薯块快速生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马铃薯块生根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马铃薯种植技术,包括以下 步骤:
(1)肥料准备:准备肥料,深翻土壤时加入,作为底肥;
(2)制作生根胶球或催芽胶球:将生根粉或催芽剂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 的褐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形成生根胶液或催芽胶液,用注射器吸取生根胶液或 催芽胶液,套上针头,在距离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CaCI2溶液液面20cm处, 慢慢滴入生根胶液或催芽胶液,即可形成生根胶球或催芽胶球;
(3)起垄:在底肥上铺上一层月2~3cm的松散土壤,作为基底,然后在 该基底上起垄,在垄顶上开出一道播种槽,播种槽内放置所述生根胶球;
(4)选种及种薯准备:种薯的特征包括种薯为椭球形,长径6~8cm,短径 4~5cm,有3~4个芽眼;种薯先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2%的高锰酸钾溶 液浸泡20min,然后用已消毒的工具切成薯块,每个薯块上均带有顶端优势的芽 眼;将薯块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5min,成为播种薯块;
(5)播种:将播种薯块放置在所述播种槽的生根胶球上;然后在播种薯块 的上方放置所述催芽胶球;覆土。
褐藻酸钠可溶,加入多价金属离子就会交联成网状凝胶。将生根粉溶液或 催芽剂与褐藻酸钠溶液混匀,用针头或喷头滴入钙盐溶液中,即可制成珠状的 凝胶球,此法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将胶球中的生根粉和催芽剂缓释出来,对 薯块具有持久的药效。
该方案优于现有技术的效果是:能够促进生根,帮助马铃薯近早的吸收土壤 中的养分,为马铃薯植株的健壮生长奠定基础。
优化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2)中的褐藻酸钠溶 液是经过预先灭菌处理的褐藻酸钠溶液。这样可以避免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感 染薯块,保证薯块的无污染。
优化方案二:作为对优化方案一的优化方案,所述步骤(4)所述播种薯块 的芽眼在上部,芽眼的周围切有用于放置催芽胶球的环槽。这样可以将催芽胶 球固定在芽眼的周围,防止催芽胶球滚落。
优化方案三:所述步骤(4)所述播种薯块的底部挖有用于放置生根胶球的 盲孔。这样可以将生根胶球固定在播种薯块的底部,防止生根胶球移位而起不 到应有的效果。
优化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优化方案一、优化方案二或优化方案三的优 化方案,所述步骤(4)中的所述种薯为脱毒鄂马玲薯5号种薯。脱毒鄂马玲薯 5号的特点是幼苗期植株较细弱,随后越长越好,对晚疫病的抵抗力高,成品薯 品质好、产量高,巫山的气候提供了该品种适宜的生长条件,所以该品种在巫 山地区为主要种植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验地为重庆巫山县望天坪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试验田,实验共设计三个组, 每个组准备20个脱毒鄂马玲薯5号种薯,记录发芽和生根情况。
实验设计:
步骤一、肥料准备:按每亩400~500千克农家肥加30~50千克碳酸氢铵 的配比,准备底肥;然后混匀后在密封,置于向阳处,充分腐熟后混匀,深翻 土地时施入并翻入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俊,未经王振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22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芦笋套种辣椒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