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MBS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2405.5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谢丰鸣;尚吉永;李景亮;巴银华;姚新军;曲春林;林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79/04 | 分类号: | C08F279/04;C08F212/08;C08F220/44;C08F2/2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57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mbs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MBS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BS树脂是丁二烯(BD)、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组成,通过乳液聚合制得的,亚微观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丁苯橡胶构成橡胶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构成树脂相。由于MBS树脂的特殊结构,使得MBS树脂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能、抗冲击性能、表面光洁性能和易加工性能,并且其树脂溶度参数(9.2-9.5)与PVC树脂(9.5-9.7)相近,使得MBS树脂用作PVC树脂加工改性剂时具有很好的透明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广泛用于PVC硬质片材、板材、薄膜、瓶料和各类型材制品中。
MBS树脂主要是被设计用来提高透明PVC制品的抗冲击性能,但也可用于非透明制品的抗冲击改性。通过MBS组分变化,可以得到某一性能优越的MBS树脂。现有的MBS生产工艺中,是采用丁苯共聚物(BD:ST=90-75:10-25,wt%)作为橡胶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构成树脂相。此法生产的MBS树脂,抗冲击性及在耐低温方面还不够优异。
所以,如何提供一种MBS生产方法,进一步提高MBS树脂的抗冲击性及耐低温性能。是PVC加工领域一项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对传统的MBS树脂进行了改进,提出采用丁二烯橡胶代替丁苯橡胶。其橡胶相Tg 的变化,直接影响到MBS的低温冲击性能。如纯丁二烯Tg =-79℃,丁苯(B:S=90:10,wt%,下同。)橡胶Tg =-68℃, 丁苯(B:S=75:25,wt%)橡胶Tg =-47℃。同时,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采用本技术制备的MBS树脂具有优越的抗冲击性能,以下是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耐低温MBS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乳液聚合,合成MBS树脂,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橡胶相合成:在通有N2的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分散介质乳化剂、PH调节剂、橡胶相单体、交联剂、分子链调节剂和引发剂等组分并搅拌,升温至反应温度,反应16~18小时结束反应,得到橡胶相;
(2)树脂相接枝聚合:将步骤(1)中完成的乳液体系调节温度至反应温度并加入树脂相单体、分子链调节剂、引发剂、引发助剂等组分,反应4~6小时后结束反应,合成MBS树脂;
(3)喷雾干燥:将得到的MBS树脂送至喷雾干燥设备进行喷雾干燥,得到MBS树脂粉。
其中,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小于85℃,反应体系固含量为45~65%,反应转化率为98%,橡胶相单体为丁二烯,橡胶相乳液为橡胶乳粒径290~305nm,PH9~11,粘度为110~140cp,固含量50~60%的橡胶相乳液,交联剂为具有交联功能的单体,分散剂介质为去离子水,乳化剂为阴离子乳化剂,引发剂为水溶性引发剂,PH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分子链调节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醇。
其中,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50℃,反应体系固含量为40~48%,反应转化率为98%,树脂相乳液为PH9~10,粘度90~110cp,固含量40~45%的相乳液,树脂相单体包括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晴,分子链调节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醇,引发剂包括油溶性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剂助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甲醛合次硫酸氢钠。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乳化剂包括歧化松香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脂肪酸皂、油酸皂,所述的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钾、过硫酸铵。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引发剂包括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氢异丙苯-硫酸亚铁。
再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橡胶相核为丁二烯单体做橡胶相核,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乳化剂为歧化松香皂,分散介质为去离子水,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再进一步的,步骤(2)的树脂相单体为苯乙烯与丙烯腈,其中二者比例为75:25(wt%),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引发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突破传统MBS树脂对橡胶相的限制,可制备低粘度、大粒径、低Tg 橡胶相粒子,并通过调节乳液体系各组分的比例及控制升温方式,即采用自由放热方式,可以制得粒径为280~320nm之间的所需的大粒径橡胶相粒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2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