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罂粟提取物处理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3572.1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林;郭毅民;王述东;唐海蓉;胡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显林 |
主分类号: | C07D489/02 | 分类号: | C07D48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10008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罂粟 提取物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罂粟提取物的处理方法,包括:a、向罂粟提取物中加入极性溶剂进行反应得到第一处理液;b、向所述第一处理液中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第一提取液;c、将所述第一提取液经过色谱柱分离,所述色谱柱中填料为键合固定相的球形硅胶,流动相为醇和无机酸的混合物;d、洗脱得到含生物碱的馏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分离出包括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等单体生物碱的方法,得到的生物碱单体纯度高,收率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制备色谱法和传统结晶法从罂粟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单体药物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疼痛是机体对体内外环境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既有实质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又有精神上的损伤。治疗疼痛的药物种类有数百种之多,机制也各不相同。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无依赖性的镇痛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罂粟提取物中含有的各类活性单体物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天然生物碱类镇痛药物。
未成熟的罂粟果中含有大量乳白色液体,经过干燥加工后可形成棕色或棕黑色膏状物。罂粟提取物是通过乙醇等有机溶剂从该类膏状物中萃取、干燥得到的生物碱粗品,其成分比较复杂,已知的活性成分有25种以上,其中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等生物碱的含量及药用价值最高,已经被大量工业化提取分离,并制成不同的制剂或合成其他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咳嗽、腹泻等症,尤其是吗啡和可待因的制剂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随着我国推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段止痛指导原则”,不断调整麻醉药品的管理政策,我国麻醉药品的医疗消费量有了较大的增长。由于罂粟的产量低、收割成本高、罂粟植物的利用率低,导致从罂粟提取物中分离有效生物碱单体的产量受到限制。因此,传统的从罂粟提取物中分离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等生物碱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新型、高效、环保的工业提取方法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
目前,根据吗啡的特殊分子结构所决定的理化性质,传统的分离罂粟提取物中吗啡、可待因和蒂巴因的制备方法是采用较落后的阴阳离子树脂吸附法进行制备,请参见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吗啡分离方法。该方法是将罂粟提取物溶解于一定pH的水溶液,形成某浓度的罂粟溶液,上树脂柱吸附,洗去杂质后用溶剂洗脱下树脂柱上吸附的吗啡,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浓缩液结晶,抽滤,得到吗啡粗品,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排入废水池统一处理后排污。
该方法使用的是传统的树脂吸附法,由于树脂法吸附选择性较差,仅能得到罂粟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吗啡成分,其他较高药用价值的可待因、蒂巴因等有效成分无法回收,且所得吗啡粗品含量较低,一般仅能达到80%左右,不能达到药用标准,后期仍需要复杂的纯化处理,导致这些活性生物碱都收率较低。同时树脂吸附存在吸附量较小且吸附时间长等缺点,从而导致该方法生产周期较长、所需设备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较高。除上述问题外,树脂法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这些废水需要进行专业化处理,无形中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罂粟提取物的处理方法,从其中可以分离出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等单体生物碱的方法,得到的生物碱单体纯度高,收率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罂粟提取物的处理方法,包括:
a、向罂粟提取物中加入极性溶剂进行反应得到第一处理液;
b、向所述第一处理液中加入助滤剂过滤得到第一提取液;
c、将所述第一提取液经过色谱柱分离,所述色谱柱中填料为键合固定相的球形硅胶,流动相为醇和无机酸的混合物;
d、洗脱得到含生物碱的馏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助滤剂的加入量为所述罂粟提取物的质量的5%-30%。
优选的,所述助滤剂为硅藻土。
优选的,所述极性溶剂为醇水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显林,未经李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3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