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织拉链用长链的制造方法及啮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4840.1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8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池口祥人;加藤秀信;木本吾一;猪原俊孝;鱼住典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9/56 | 分类号: | A44B1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王娟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拉链 用长链 制造 方法 啮合 装置 | ||
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制造编织拉链的长链。本发明的编织拉链用长链的制造方法中,在编织物的拉链带的一侧缘部编入线圈状的链牙列来制造编织拉链用牙链带,并由两条牙链带制造一条长链,包括如下工序:在通过多根导纱针和多根编织针的共同动作来编织拉链带时,通过穿有线状的单根长丝的引导件和卷挂单根长丝的钩状件的共同动作,将单根长丝弯曲成线圈状而成为链牙列,由此同时制造多条在拉链带的一侧缘部编入有链牙列的牙链带;以及使制造出的多条牙链带中的至少两条牙链带以一对链牙列相对的状态从啮合装置的引导路径通过,使已通过部分的两条牙链带中的一对链牙列啮合,由此,啮合装置由两条牙链带制造一条长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拉链用长链的制造方法及啮合装置,其中,由编织纱和线状的单根长丝制造在拉链带的一侧缘部编入有链牙列的牙链带,并由两条牙链带制造一条长链。
背景技术
关于制造编织拉链的牙链带的方法,在编织拉链带时,将直线状的单根长丝弯曲成线圈状而成为链牙列,由此在拉链带的一侧缘部编入链牙列(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2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5/097830
发明内容
然而,编织拉链具有两条牙链带和使两条牙链带啮合及分离的拉头。于是,若预先使两条牙链带啮合而成为一组长链,则具有容易制造拉链的可能性。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关于高效地制造长链的技术。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能够高效地制造长链。
本发明中的编织拉链用长链的制造方法为,在编织物的拉链带的一侧缘部编入线圈状的链牙列来制造编织拉链用牙链带,并由两条牙链带制造一条长链,包括以下的工序(1)、(2)。(1)通过多根导纱针和多根编织针的共同动作来编织拉链带,并且通过穿有线状的单根长丝的引导件和卷挂单根长丝的钩状件的共同动作,将单根长丝弯曲成线圈状而成为链牙列,由此同时制造多条在拉链带的一侧缘部编入有链牙列的牙链带。(2)使制造出的多条上述牙链带中的至少两条牙链带以一对链牙列相对的状态从啮合装置的引导路径通过,使已通过部分的两条牙链带中的一对链牙列啮合,由此啮合装置由两条牙链带制造一条长链。
另外,期望本发明中的编织拉链用长链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工序(3)。(3)卷绕装置卷绕由啮合装置制造出的长链的卷绕工序。
本发明中的啮合装置具有:第1及第2基板部,其在用于供一对拉链用牙链带以彼此的链牙列相对的状态穿过的引导路径的高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对;分隔部,其在引导路径的入口侧将第1及第2基板部之间的空间沿引导路径的宽度方向分隔,且对一对牙链带中的一对链牙列的宽度方向的两内侧进行引导;以及一对外侧凸部,其从第1基板部在分隔部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以与第2基板部之间的间隔在高度方向上缩窄的状态突出,其彼此的宽度方向的间隔随着趋向于引导路径的出口侧而逐渐变窄,并且对一对链牙列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进行引导。
第1基板部与第2基板部之间的间隔、换言之引导路径的高度无论是否固定均可。但是在第1基板部与第2基板部之间的间隔固定的情况下,若牙链带的链牙列侧的高度比引导路径的高度高,则牙链带的链牙列侧可能会阻塞引导路径。为了防止该情况,期望如下。
即,啮合装置具有夹持在第1及第2基板部之间的一对间隔部、和将第1基板部的一部分向第2基板部的方向按压的按压部。而且,第1基板部具有:一对侧方基板部,其在引导路径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从其下表面突出有一对外侧凸部;和中央基板部,其配置在一对侧方基板部之间且相对于分隔部向宽度方向两侧伸出,能够在一对侧方基板部之间沿高度方向移动。在此基础上,一对间隔部在引导路径的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夹持在一对侧方基板部与第2基板部之间,按压部将中央基板部向第2基板部的方向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4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